除此之外,四儿对于金雁、惠姐以及安哥等这些善良而又有见识的人士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对四儿来说意义非凡,如果没有他们,四儿恐怕很难想象自己在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时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向前迈进。
虽然目前四儿的债务还没有完全清偿,但他心里却感觉轻松了许多。因为他知道,那些曾经让他忧心忡忡、烦躁不安的催债压力已经远离。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金雁、惠姐和安哥等人的援助与鼓励。
四儿深深地明白,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能够彻底还清所有的债务,摆脱目前的困境,重新过上那种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生活。而到那时,他一定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安宁。
惠姐看着四儿陷入沉思,并没有去打扰他,而是静静地走到古琴前坐下。她轻轻地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伸出纤纤玉手,轻柔地抚摸着琴弦。
随着惠姐手指的拨动,悠扬的琴音缓缓响起。那琴声如同山间的清泉,清澈而悦耳,流淌在空气中,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逸。
惠姐所弹奏的曲子正是《陋室铭》,这是一首古老而经典的琴曲。琴音随着曲调的起伏,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回,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四儿的思绪也渐渐被琴音所吸引。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中的烦恼似乎也随着琴音渐渐消散。
安哥如同一个幽灵一般,无声无息地接替了四儿正在进行的打扫卫生工作。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生怕打破这宁静的氛围。
他手持抹布,轻轻地擦拭着每一个角落,将尘埃抹去,让一切都变得干净而明亮。
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只有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流淌。那琴声如泣如诉,时而激昂,时而婉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安哥一边擦拭着,一边倾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他的心境也随之起伏,仿佛与这琴声融为一体。
正当安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梅姐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般翩然而至。她面带微笑,向屋里的几人微微颔首示意,但并未发出声音,似乎生怕惊扰了那如诗如画的琴韵。
待那悠扬的乐曲声缓缓落下,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了。几人方才如梦初醒般,缓缓坐定在一起。
梅姐面带微笑,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清脆而温和:“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四儿,这个月你足额地发放了我们的薪酬,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说罢,她转头看向惠姐夫妇,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感激之情,“同时,我也非常感激惠姐和姐夫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梅姐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经过深思熟虑,我已经决定去惠姐朋友开办的传统文化幼儿园工作了。我和那边已经联系好了所有的具体事宜,明天就会去报到。所以今天,我特意过来向大家道别,也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内心的谢意。”
安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缓缓说道:“这确实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啊!如此一来,不仅工作问题迎刃而解,生活也有了坚实的保障。而且,孩子的入学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能够免费就读,这无疑是给家庭减轻了一大负担。同时,这样的安排还能让你更方便地照顾孩子,真是一举三得啊!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安排吗?”
四儿听到这句话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双手合十,真诚地说道:“感恩上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仿佛这句话是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
梅姐也随声附和道:“确实是最好的安排啊!我也仔细看过四儿分享的收支清单了。应收的款项竟然只有不到三千块,可实际支出却高达近七千!这其中的差额可不小呢。
还好,四儿透支了客人办卡的费用,才没有让账目显得那么紧张。我这一走,也能帮你减少一些开支,让你肩上的担子稍微轻一点。”
梅姐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但是呢,如果之后的情况真的有所改善,我真心希望四儿你可以认真考虑一下给安哥适当地提高一下薪资待遇哦。
毕竟,他们对我们可是有着深厚的帮扶相助之情谊呢,而且这也算是对他一直以来热诚工作的一种认可和回报吧。”
四儿面带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梅姐的话。然而,就在他刚要开口回应的时候,惠姐突然笑着插话进来:
“哎呀呀,这些事情嘛,还是都交给上帝去安排吧!我始终坚信,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是最好的安排呢!”
梅姐闻言点头,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转头温柔地对安哥说道:“现在还没有按摩的客人来呢,安哥,您能不能教教我练习一会儿毛笔字呀?我在传统文化幼儿园工作,学会了毛笔字之后,就可以展示给小朋友们看啦,这也算是一项才艺启蒙呢!”
安哥听了梅姐的请求,微笑着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道:“好啊!那我们先把书案摆好,再准备好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然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啦。对了,今天还有两个小朋友约好了要来练字呢!”
于是乎,梅姐和安哥齐心协力地将那沉重的炉桌搬到了客厅的正中央。这炉桌虽然体积不大,但却颇为沉重,两人费了好一番力气才将它安放妥当。
安哥紧接着又从角落里翻出一块方正的木工板,轻轻地将其铺在炉桌的桌面上,使其表面变得平整光滑。然后,他像变戏法一样从博古架的顶部取出一卷厚厚的毡子,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铺在木工板上。
与此同时,梅姐也没闲着。她迅速地在博古架上翻找着,不一会儿便找到了练字用的宣纸。她从中抽出两张,整齐地铺在毡子上,然后拿起镇纸条木,将宣纸的四个角牢牢压住,以防被风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