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本来的目的是去跟好友宋春燕见面,顺便跟她谈一下面料采购的事情。
津市的纺织是全国有名的,而宋春燕夫妻所在的这家工厂又是其中最大的一所。
虽然目前布料的销售还是由计划调拨。
但作为一手工厂,总归手头上会有少量的货是灵活机动的。
娄晓娥的目标就是这些机动的布料。
而宋春燕的丈夫已经升职为主管销售的副厂长了,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可就大了。
娄晓娥的野心并不大,能拿到多少就算多少。
现在服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需要用到的布料也是越来越多。
虽然加工厂那边能帮忙弄到一些布,可总是觉得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她就想到好友了,于是就想来试一试。
宋春燕两口子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虽然不能保证一个月给好供应多少,但肯定多少都能匀一点出来。
正事很快谈完,剩下的时间就是闲聊,于是就聊到了衣服上面。
两人回想起小时候,宋家的绸缎庄,那布料可真是全乎,什么样的好面料都有。
那时绸缎庄的客人多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女卷。
说着说着,宋春燕感叹起来,“世界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你是轧钢厂老板家的大小姐,现在倒做起服装来,而我一个绸缎庄的少东家,却变成了纺纱织布的,真是造化弄人!
不过其实也不算太奇怪,你从小就爱穿漂亮衣服,现在做服装卖倒也说得过去。可我呢,从小就以为会接手家里的绸缎庄,像我母亲那样,为那些爱美的客人们推荐最美丽的布料。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娄晓娥无意中就接了句,“你现在也可以开店啊,现在国家都放开了。”
这句话就被宋春燕听到了心里,“不知道开店有什么讲究没?像我这种正式工人能开吗?”
“好像不行!得是找不到工作的待业人员才可以。”这一点娄晓娥还是清楚的。
“这样啊,那算了,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挺满意的,开店这事儿还是不太保稳。”
宋春燕立马就打了退堂鼓。
“算了,不说这个,说说你的店吧,生意好吗?”
提起自己的服装生意,娄晓娥就来了精神,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了。
当时她就是跟好友显摆一下,就说了不少经销商的事情。
可没想到,回来之后不久,就接到了好友的电话,说她想在津市也开一家服装店,就卖娄晓娥设计的服装。
娄晓娥真是大感意外,也很惊喜。
问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店并不是宋春燕要开的,而是给她母亲开的。
经过多年的治疗,再加上生活稳定,又有了可爱的外孙女,宋母的病情越来越稳定,后来竟然奇迹地恢复了正常。
开这个店就是她母亲主动提出来的。
她的年纪还不大,也就六十岁出头的样子,每天闲着也是闲着。
在听女儿说起好友的服装一直都在找经销商后,宋母就起了心思。
对此,娄晓娥肯定不会反对。
津市那边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
要找合适的店面,去工商那边注册,装修,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听宋春燕说,最好的打算就是春节前一个月开业,那时的生意应该是最好的。
娄晓娥也表示同意,确实,年前生意很好,买件新衣好过年嘛。
因为这个,她的服装事业算是往前跨了一大步,都已经出了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