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李世民:哪有三十多岁禅位的皇帝?!
【求月票】
军事学院的火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以至于掩盖了科举放榜的热闹,使得街头巷尾都在讨论。
但当双状元都报名军事学院的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李世民还是没忍住,直接破防了。
要知道,这可是传统科举最大规模的一次考试。
以后的考科,会逐步由新学代替。
即使新学对大唐未来有很多好处,但新学的知识,连他这个皇帝都懂得不多,以后还怎么用人?
如果一个皇帝连他臣子都不会用,那这个皇帝估计也当到头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阵愤怒的咆哮之后,李世民渐渐平稳了情绪,然后一脸阴沉朝云端询问。
却听云端小心翼翼地道:“回陛下,据臣所知,是尉迟宝林,程处默,秦怀玉他们带头进入军事学院后,其他武科考试的士子才相继进去的!”
“朕问的是魏元忠,他怎么会去军事学院?!”
“这个……”
“有什么就说什么,吞吞吐吐做甚?!”
“是,陛下,据臣所知,早在科举之前,锦衣卫就开始为太子搜寻人才了,而魏元忠,恰好就是锦衣卫搜罗的人才之一!”
云端说完这话,赶紧将头埋了下去,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又是一阵愤怒的咆哮。
果然!
当李世民听完他的这番话后,原本阴沉的脸,瞬间涨红,然后破口大骂道:“废物!
你们都是废物吗?!
朕的百骑司什么时候这么废物了?!
还有朕的弘文馆,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种人才都拱手送人!”
“陛下,不是我们不如锦衣卫,而是……”
“你还敢袒护他们?你好大的胆子!”
没等云端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怒不可遏的打断了他。
要知道,他当初建立弘文馆,甚至设十八弘文馆学士,都是为了收揽天下人才的。
虽然在他当皇帝之前,天下人才大多都被收进了弘文馆。
但他当皇帝后,人才就明显不够用了。
这便是他三番五次让当时担任右仆射的封德彝推荐人才的原因。
可是,封德彝居然告诉他,天下没有人才,这把他气得差点破防。
好在后来的两次科举,出了一些能用的人才,否则,他早就破防了。
然而,即使如此,从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朝廷依旧缺乏人才。
特别是李承乾在重阳宴杀了一波大的后,人才就更不够用了。
即使李承乾从江陵调了一批新学人才,李世民也用得不是很顺手。
因为这些特殊人才上的奏折,有时候他看都看不懂,根本不敢大用。
所以,他将希望都寄托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大科举中。
希望这次大科举能多出人才,而且全部效力他。
结果,最好的文武全才,居然被李承乾早早截胡了,这怎么能让他不生气?!
“陛下息怒,除了参加武科的士子,文科的士子并没有去军事学院,您放心,出了魏元忠,这次的榜眼,探花,也是不错的人才,甚至前二十的进士,都不弱于前三甲多少,特别是那个裴迁,据说是上届榜眼!”
云端等李世民火气消了一些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劝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