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相公,汉王郎君可是真的看重相公啊。
¨38+看-书′网+更_新_最,全?完颜家的三个大将就这么给出去了,果真是大手笔。”
杜无忌看着手中刚刚送达的文书,有些啧啧称奇。
石琚同样在看一封文书,头也不抬的说道:“自然是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在我还是金国相公之时,就与我通信了。”
说到这里,石琚抬头问道:“杜大郎,你现在也要称呼大郎君为汉王了吗?”
杜无忌摊手以对:“正是因为初来乍到方才要展示诚意,否则其余人都还以为我口服心不服。
要是让他人认为我对大郎君称王之事有什么想法,那才是万事皆休。”
石琚继续追问:“单单是你这么想,还是其余人也这般思量。”
杜无忌直接笑道:“肯定有人这般想的,但绝大多数人却还是真心实意的。”
说到这里,杜无忌顿了顿:“再说,汉王毕竟是汉家英雄,我也是服气的,称王算什么,称帝也是可以的。”
石琚追问不及:“那你认为,现在是大郎君称王的好时机吗?”
杜无忌再次犹豫片刻,随后左右看看,方才低声说道:“自然不是。
依末将之见,此时还不是与宋国翻脸的时候,待到覆灭两个金国之后,大郎君顺势称王,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石琚点头:“大郎君之前对我说过,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他是不在意这些虚名的,但是天下事就是这般,不是说你不想就能如何如何。
大郎君即便心中不愿,却难道还能为一两句称谓割了官吏百姓舌头不成?而当所有人都认大郎君为汉王,不是也是了。”
杜无忌声音进一步压低:“相公慎言。
这番话被我听了还好,被他人听了说不得就会遭到攻讦。
相公虽然与汉王相交甚久,却终究是与我等无二的新附之人,此时反而应当大张旗鼓的鼓吹汉王功绩,承认汉王身份才好。
¢13x′ia?hu?c?!”
石琚知道这是自家心腹的好意,却还是笑着摇头:“杜大郎,若是如今大郎君已经年逾四十的守成之君,不用你说我也是要明哲保身的。
但他只是刚过二十,又是马上打天下的主君,如何会害怕我一个糟老头子?”
杜无忌想了想,一时间也只能信服点头。
如今北地众人私下谈论之时,都说与刘淮最像的,反而不是他那蹉跎半生的老祖宗汉王刘邦,而是年少之时就大放异彩的秦王李世民。
太年轻了。
君主年轻带来的好处就是,一般大臣都活不过君主,根本不用担心功高盖主之事发生。
尤其是开国君主,天下都是他亲冒锋矢打下来的,难道他还会担心糟老头子叛乱吗?
石琚一言既罢,随后低头看着手书,言语不停:“大郎君为汉王之事就犹如决堤之水不可阻挡,与宋国之间的关系也很有可能起变故,因此咱们的速度要快一些。
前日给你的文书账册,你可看出什么奇怪的地方来了吗?”
杜无忌摇头:“海州为汉王的龙兴之地,因此在三年之前就用的新式记账法,账目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