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御座上,郭洺挥了挥手,示意出列的大臣们退回原位,随后叹了口气道:
“朕还没有登基称帝,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再三告诫过这帮武将,让他们今后行事收敛一些,不要胡作非为,可还是有很多将领,不听朕的良言,总是以身试法。”
“过去对于那些犯法的将领,朕已经算是非常宽容了,能训诫的就训诫,能不贬官的就保留原职,但是朕越是宽容,他们就做得越是过分,他们在利用朕的宽容。”
陆仲亨、华云龙、费聚几人在军中违法乱纪的事,郭洺其实早就从锦衣卫指挥使吴弛那里得知了。
由于众人走私、贪污的数额,并不是很大,原本郭洺还是想和以前一样,睁只眼闭只眼,随便训斥众人几句,逼他们退出赃款,再罚俸几个月便可。
不过今日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党官员,竟然在朝堂上主动替这帮武将求情,这件事引起了郭洺的警觉。
文官在朝堂上如何结党,如何内斗,只要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郭洺并不在意。
反正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凭一帮文官闹腾,也翻不了天。
可,倘若文官和武将有什么勾结,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不管双方有没有谋反的意图,对于君王而言,这都是大忌。
郭洺心中又警惕,又愤怒,但思来想去,他还是极力保持平静,不让人看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语气淡淡道:“朕这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对将领犯法之事,视若无睹了。方才刘爱卿提及的那些罪将,朕念在他们曾经有功的份上,暂时保留他们的爵位,不过他们在军中的职务,朕会全部罢免,今后让他们回家安享太平,对他们也是好事。”
听到郭洺如此安排,在场的官员们,反应各不相同。
浙东党的官员们闻言,虽然有的还是感觉这样的惩罚太轻,但毕竟皇帝已经表态支持自己等人了,他们也知趣地没有再说什么。
淮西党这边就不同了。
眼看皇帝支持浙东党,决定剥夺涉事武将的兵权,众人有的垂头丧气,有的愤愤不平。
…
“子中,你今天真是太糊涂了!”
退朝后,李善长主动走到胡惟庸面前,厉声训斥对方道:
“你怎么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公开支持吉安侯、淮安侯、平凉侯那帮人,他们都是武将,自古文官与武将交好,乃是君王眼中的大忌,枉你平日自诩饱读诗书,连这也不知道吗!”
听罢李善长的话,胡惟庸怔了怔,心中很快明白了对方的话中之意,脸色苍白道:
“相国,学生当时是见浙东党那帮人太嚣张了,一时冲动,所以才……唉,事到如今,可还有什么补救的余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