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定了一下心绪,跟随他进入皇帝的帐中,见萧衍身披龙袍斜斜倚靠在软榻上,于是按照皇家规矩礼仪参拜道:“民女参见皇上,恭请圣安!”
萧衍对我的态度竟然十分和善,说道:“你过朕这边来,朕有话问你。”
我见萧统侍立在他榻前,示意我不要害怕,于是移步走了过去。
萧衍注目我,问道:“朕听太子奏说了你的事情,你投书劝降陈伯之,保住了徐州、彭城的军中虎符,襄助大梁取胜功不可没。你年纪尚幼,若是能够痛改前非,朕倒是愿意……”
他说至此处轻声咳嗽,身旁内侍急忙替他按捶肩背,我乘机看向萧统,见他眸光隐隐带着喜悦,早已料想到随后皇帝会说什么,于是向他眨眨眼睛。
萧衍并未看见我的小动作,继续说道:“朕在萧家村时常听村民俚语‘不瞎不聋、不做家翁’,朕如今并不想过问你们这些儿女情长之事。谢眺是朕昔日文友,你既认他为义父,便是侍郎府千金,你倘若愿意一心跟随太子,朕就赐封你为东宫宝林,与沈妃同列。”
萧统见皇帝金口玉言一出,在榻前叩首道:“儿臣叩谢父皇圣恩,回京后即向谢太傅纳聘,求娶紫萱入宫。”
萧衍点头应允,向我说道:“若论品貌,后宫中除了苗昭仪之外再无越过你之人。太子虽然年轻,自幼不好声色,你须得恪守后妃之德,不可纵容引诱太子沉迷享乐,否则朕可不会对你留情面。”
我只觉此言十分刺耳,心中好一阵委屈。
萧统见我黯然垂首,迅速开言道:“儿臣一定时刻牢记着父皇教诲,决不敢逾越礼仪,请父皇放心。”
萧衍微带满意之色,说道:“你自己知道分寸就好,你们退下吧,明日回京后,朕将此事禀知皇后与贵嫔后,拣择吉日为你们举行大典。”
郊外月朗星稀,四野静寂。
萧统携着我的手步出帐殿外,皎洁的月光映照着他明朗的俊容,我见他心情愉悦,故意挣脱他的手向远处跑去。
他果然紧紧追随而来,说道:“刚才父皇所言并非只针对你一人,你不要介意。”
我娇笑道:“他教训你们时如此义正词严,自己对苗姐姐可不是这样!”
他轻轻伸手掩住我的唇,在我耳畔低声道:“紫儿,这些没规矩的话,以后可不许在人前说出来。”
我乖巧顺从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几分欣慰之意,说道:“战乱已平息,父皇此次返回京城必定亲自临朝,等我们成亲之后,我向父皇告假带你出宫游玩,好么?”
我欢喜不尽,仰头问道:“真的么?萧郎会带我去何处?”
他唇角浮现一缕和煦温柔的微笑,面向郊野,轻声吟诵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出自陶潜《饮酒四篇》,萧统一直以为我本是陶潜孙女,他此时吟诵这篇诗作,寓意不言自明。
……只是,我们的未来生活果然能够如此恬淡惬意么?
他似乎看出了我眸中的淡淡疑虑,眸光坚定握紧了我的手,似是誓约一般说道:“萧郎对紫儿之情日月可鉴,天长地久、决不相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向他嫣然一笑,亦道:“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6 良辰花如霰
十月初八,是我与萧统的婚礼之期。
萧统携我同返京城后,不动声色迅速暗中筹备好了婚礼的一切事宜,谢眺与谢夫人逢此喜事,无不尽心备办,纳采、问名、纳征等等繁文缛节皆依礼而行,早将诸事安排打点妥当。
黄昏渐近,府门外隐约传来鞭炮和清灵悠扬的鼓乐之音。
我身上的大袖婚礼吉服皆系层层叠叠的洁白轻薄纱罗所制,宽大的袖口和裙边上绣着各色丝线织就的火凤凰,胸前淡紫色丝带系结成缨,腰间锦带上饰以郁金香所制香囊。
侍女们替我精心梳妆整饰,将乌发挽成高髻,两鬓各斜插一枝三凤吐珠钗,遮上一幅白底刺绣粉红色龙凤呈祥图案的绸帕,叮嘱我静侯太子入府邸亲迎。
我见她们走开,忍不住走到月洞窗下,伸手推开轩窗向外张望。
今夜,谢府后花园带着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丽感觉,漫天星斗衬托着满园芳菲,十月的山茶花、月季花、秋菊盛开得如火如荼,院墙上、亭台楼阁间悬挂着数十盏“囍”字长灯,随着晚风轻轻摇曳,如梦似幻,让我无限沉醉。
今夜之后,我将成为我最爱的萧郎的妻子。
“谢妃”也好、“陶妃”也好,不过都是人间的虚名,我所开心的是,我终于能够似所有人间女子一般唤他一声“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