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二楼的密室等待,桌上摆着红酒、烤鸡和圣诞派。
门开了,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入,身后跟着翻译。
不是周楠,周楠还在宴会现场和ROC的代表唇枪舌剑好不快活呢。
前面有提到,香江壁上观,这种壁上观是政治上的壁上观,在文化上,他们同样认同林燃提出的文化华国概念,武侠大行其道。
所以ROC和PRC都在争夺文化华国的正统。
百花社在香江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证明我们才是文化华国的正统,争夺全球华人的支持。
文化上的战争更甚经济。
双方以香江报纸为战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因为在这个时间线,华国在香江的存在是以一种半公开的形式,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又都不拆穿。
华国甚至还在香江收购了一家小银行,用于进出口贸易。
所以华国在文化上的进攻也更加直接。
回到这次基辛格的谈判本身,华国当然想谈,他们想继续做生意。
给北越提供帮助,华国的防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但同样的,他们也付出了代价。
经济上的代价。
整个西方阵营订单砍到脚脖子,外汇活水被掐断,这都是切肤之痛。
给北越的援助几乎是无偿的。
说白了北越也还不起。
所以华国也希望能够签和平协议。
华国希望能恢复战前的局势。
基辛格先开口,用英语陈述开场白,翻译员同步转为流利的普通话:“先生,燕京的同志们选择香江作为会晤地,很有智慧。
这座城市是桥梁,我们的对话也应如此。
总统尼克松授权我前来,讨论越战前线的微妙变化。
我们承认,华国同志的介入已重塑前线平衡。
但这平衡不能无限倾斜,否则,它将引发更大的风暴。”
“基辛格先生,圣诞快乐。
燕京欣赏您的直率。
1969年的下半年,阿绍谷的电子对抗升级,已证明我们的技术援助并非空谈。
我们的技术是来自我们的本土创新。
河内的同志报告,补给线重新恢复,贵方的前线推进被冻结,战场北越的同志们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些,都是事实。”
基辛格推了推眼镜:“我们不否认这些,先生。
你有的数据,我们都有。
但先生,华国的行为不是援助,这是干预,是明晃晃的干预。
尼克松总统的底线是:限制你们的防空体系出口到北越,否则,我们将彻底中断华国在自由阵营的贸易。
时间会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甚至是战争结束后很久很久。
华国给我们制造麻烦,同样的,我们也会为华国制造麻烦。”
中年男子内心一凛。
显然对方的威胁能够给他们造成切实的伤害。
但他表面保持平静,内心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