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方茂看看自家手下的水手长,“赵大人保佑,我等找到海港。”
飞鹰号沿着海岸向东探查,此行不止是探查海港,对于沿途大小海岛、礁石、水深也得在舆图上标注出来。
探查了三里之后,远处出现了一处高耸的山岩回绕的海湾,方茂激动不已,心中默念一定是,一定是。
在标注了沿途水深后,飞鹰号接近了海湾,在望远镜里方茂发现这里竟是一处由三面不高的山坡围绕的海港,建有简易的栈桥,站桥边拴着几条小船,栈桥后面是和缓的坡地,一个小渔村矗立在那里。
方茂惊喜的看看蓝三,蓝三下令向栈桥靠近,当离岸两里时,飞鹰号放下了小艇在前方探查水深,小艇上四名水手划船,两个水手用一丈多长的长篙探查水深,海湾海水颇深,初步探查几百吨盖伦船都能入港,这就是真正的天然良港了。
身穿和人装束的向西阿在小渔村的缓坡上看着慢慢靠向栈桥的小艇,以及在其后百步的怪异帆船,接着在大海深处又是几艘同样的帆船显露出来,向西阿吹响了螺号,低沉的螺号响彻了海湾。
正在陷入狂喜的飞鹰号的船员们立时戒备起来,小艇立即回返飞鹰号,船上的披甲、火铳手、几个弓弩手全部披挂起来,飞鹰号发出了警告的号炮,后面的几艘飞剪船闻讯加速向飞鹰号靠近。
渔村中的二十余名男子在村前汇集,大多手拿鱼叉、短斧,还有几人手拿长刀、弓箭,他们身量不高,身穿皮袍,不过因为炎热大都露出膀子胸口,须发浓密,眼神粗野,他们都向栈桥张望。
在这些人身后是三个和人,他们惊疑的看着海湾里的几艘海船,他们知道这是西夷海船,不过,南蛮为何到此蛮荒之地。
“向西阿,你去禀报族长。”一个粗矮的汉子说道。
“是。”向西阿明白亚纳亚希看不上自己单薄的身体,让自己去送信。
向西阿向渔村后走去。
其他人手拿武器向码头靠拢。
“众位且慢,”个子最矮的和人说道,“这些船乃是南蛮海船,在下在京都见过,不知是否迷路来到此地。可先询问。”
“哦,”亚纳亚希迟疑着,对于面前的和人所说的话,他是半信半疑,这几个和人即在此售卖粮食、铁器、食盐、棉帛,甚至还有兵甲,还从这里收购皮毛、人参,原木等从中牟利,按族长西斯那的猜测,他们也肩负着为松前藩家主收集西部各部内情的重任,不可不防。
不过,对于眼前的海船,也许他们是对的,一旦真有险情,这伙和人也无处可逃。“好吧,你能否上前询问一番。”
“可以,不过,你可得给我训一只好鹰。”对于南蛮人知晓一二,都是商人为利奔波而已,在商人来说一切都可以谈,不觉得有什么大的风险,相反,向来有冒险精神的很想与南蛮人好好接触一下,虽说自己不会南蛮言语,不过到此经商的南蛮人不会不识和语吧。
山田广胜整理一下衣着,带领着两名护卫走向栈桥。
飞鹰号上的方茂也注意到三个和人走上栈桥,除了随身的太刀外没有其他的武器,不似作战的模样。
带着护卫向飞鹰号一鞠躬,用和语喊道,“我等是松前商人,望诸位道明来意。”
每艘飞剪船上都有一个日语翻译,来源就是掠来的数百的倭国人,杜立从中挑选出的五十名有父兄在石岛手中的人员,教授了半年的汉语,现下有二十五名粗识汉语的倭国人由苏建山统领随船队出征。
翻译以后,方茂命令飞鹰号靠上栈桥,二十余名全身黑甲的甲士护卫着方茂来到栈桥。
山田广胜此时惊疑不定,随着甲士的下船,他发现在其中竟没有西夷,全部都是同他一般肤色的人,让自认为知晓西夷人的山田后悔不已,来到这里凑什么热闹。
“我家大人乃是明军,你是何人。”福田冈用纯正的和语将方茂的话译出。
“在下乃是松前藩的商人山田广胜,在此经商。”山田广胜恭敬答道。毕竟一言不合就能丢掉性命,他是一定谨慎。
“山田君,我家大人不久就会登临此地,为大明开疆拓土。望你告之当地阿努伊人,不要刀枪相向,还是合作为宜。”福田冈与荣乃焉的说道,在济州见识了赵烈强大实力的福田冈如今是死心塌地的为赵烈卖命。
“是,我一定转告此地族长。”山田广胜谦卑答道,虽说他对于明人能有多少人来到此处不以为然,他可是深知海事,没有几百艘海船万人的队伍根本到不了此处,而没有万人兵丁如何击败阿努伊人和松前藩。
方茂等人在栈桥附近彻底丈量了水深,知晓上千吨的盖伦停靠都没有问题后,上船离开。(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方茂港的定名
赵烈的舰队是瞄着本州的海岸北上的,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倭国的渔船,看来白米饭就干鱼的习俗倭国人早就有了,从此就是数百年的执念,这个民族真是执拗啊。
赵烈在航程上观察了倭国的海船,发现他们远洋的船只不多,很多都是风帆和划桨推进共用的近海船只,如安宅船般大型海船这一路上只看到了寥寥数艘,尽管倭国西部不是其繁华地段,这远洋海船还是太少了。
从此可见一般,濑户内海是个小澡盆,本州、九州、四国又挤在一起,没有庞大的海船并不影响倭国的海运,甚至他们远洋航行的朱印船或是向大明福建一些船厂订购的,或是仿制大明福船的。
倭国长期处于各个大名分治、混战的状态,能拥有水军的大名实力已是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