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车队向废弃矿区驶去。
一路上,何铭轩详细讲解着规划方案,蒋如虎不时点头,偶尔提出几个尖锐的技术问题,何铭轩都对答如流。
站在矿区最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整个改造规划区,蒋如虎举着规划图比对实地,突然问道:
“肖书记,这个位置规划的是我们厂房,但坡度这么大,地基处理成本会很高啊。”
肖北早有准备:
“蒋董事长请看那边。”
他指向东侧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这里是我们预留的备选地块,地势平坦,而且距离规划的物流通道更近。”
蒋如虎眯起眼睛看了看,突然笑道:
“好小子,原来在这等着我呢!这块地确实更合适,为什么主推刚才那个位置?”
肖北坦然道:“实不相瞒,原先那块地涉及几家农户的搬迁,我们想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但如果贵公司看中东侧地块,我们当然尊重企业的选择。”
“哈哈哈!”
蒋如虎大笑,“肖书记年纪轻轻,倒是深谙谈判之道,不过我喜欢诚实的人,就冲这点,我们继续往下谈。”
考察持续了三个小时,蒋如虎对矿区的改造规划越来越满意。
临近中午,肖北提议:
“蒋董事长,已经到午饭时间了,我们在镇上的餐馆准备了便饭,您看。。。”
蒋如虎摆摆手:
“别搞那些大酒店套路,我这次来就想尝尝你们当地的特色菜,有没有那种。。。本地人常去的老馆子?”
肖北与何铭轩交换了一个眼神:
“有是有,就怕环境太简陋。。。”
“要的就是地道!”
蒋如虎兴致勃勃,"我在国外考察时,最难忘的就是那些小巷子里的家庭餐馆,带路吧!"
二十分钟后,一行人来到镇东头一家名为"老地方"的小餐馆。
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几幅泛黄的老照片和书法作品。
餐馆老板周华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到肖北带着客人进来,连忙迎上前:
“肖书记,您来了!快里面请,最好的包间给您留着呢。”
肖北笑着介绍:
“周叔,这位是绿能新材料的蒋董事长,特意来尝尝咱们碧石镇的家常菜。”
“哎哟,贵客啊!”
周华热情地握住蒋如虎的手,“蒋董事长想吃什么?我们这的山笋炖土鸡、腊肉炒藠头都是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