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和孙坚寒暄几句,话题很快转入正事,这边孙策舅舅吴景,堂兄孙贲,族兄孙河、孙香等人皆是涌上来,围着孙策说笑亲近。
孙军之,最受孙坚器重的宗亲,当属吴景、孙贲二人,前者乃是孙策亲舅舅,从小看着他长大,他对外甥的到来自然是百分百开心。孙贲则不同,毕竟,他是以侄子的身份得到孙坚特别厚爱,典领重兵,孙策一至,肯定会影响到他。不过,孙坚才爬到一方诸侯的地位不久,孙贲未作他想,虽然有些不舒服,还是以高兴居多。
而程普、韩当、黄盖等外姓将领,则在远处默默端详着“少主”,偶尔有人出言赞美几句其相貌俊朗、虎父无犬子等客套话,至于心是何想法,惟自己知之。
“舅舅,何不给我介绍一下父亲麾下诸位虎将。”孙策拽住吴景的手说道。
“……”吴景看着外甥,一脸惊讶。要知道,他想认识的,可是一群纵横疆场,杀人如麻的骁将。十七岁少年身上该有的矜持、腼腆、拘谨……在他身上看不到半点,有的,是无限的阳光,暖人心肺。心不由感叹道:“这小子,是天生的上位者。”
“舅舅……”
“好、好,我带你去……”吴景回过神儿,拉着孙策行向诸将。
程普、韩当等将不由面面而视,他们虽未听到孙策话语,但他的行动表明,是他向吴景提出来见诸人。孙坚宗亲,除吴景等少数人从黄巾暴*起便随孙坚周旋,余者如孙贲、孙河、孙香等皆是后来加入,刚开始,都不太敢和杀气逼人的将领说话,孙策,显然是个另类。
吴景先是向同僚简单介绍了一下孙策,而后正欲为后者引介诸将,忽见他对着身形魁梧,满面虬髯的程普一礼,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便是程校尉吧?”
程普含笑颔,作为孙坚麾下当之无愧的第一虎将,孙策能猜出他不觉奇怪。然而他不久之后便震惊了,孙策借其大谷关被董军猛将樊稠刺伤,历数其加入孙军以来负伤经历,有些,连他本人都忘记了,孙策却记得一清二楚,并劝他为国家爱惜身体。
随后,孙策又猜黄盖,盖因后者出身士族,曾举孝廉,为人严肃,所以衣甲相较他将更为齐整。孙策赞他为父亲孙坚的股肱,一向不苟言笑的黄盖难得笑了。
韩当很快也被认出,韩当先前与董军猛将华雄激战,两败俱伤,孙策并不知情,但一看对方面色惨白,必是有伤在身,而孙军以韩当最善冲突,常先登陷阵,负伤几率最高。
孙策接下来又猜对数人后,终于出错了,不过他真诚道歉,三言两语便化解双方的尴尬,之后不再卖弄,与诸将漫语,没有夸夸其谈,大多时间都是在听诸将讲述战事,偶尔才插几句话。
孙坚趁着袁术低头沉思的工夫,扭头回顾,见儿子和众将相谈甚欢,惊讶带着些许欣慰,这场景,无疑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颍川,治所阳翟。
曹操从未对说服孙坚易帜抱有哪怕一丝希望,一直准备大战的到来,如训练士卒、修补城墙、囤积粮草、打制兵器……
颍川北方即为兖州陈留郡,他和太守张邈相识几十年,交情深厚,后者虽无法公开支持他,暗地里资助一些兵员、粮草还是没问题的。
曹操收陈留兵四千,又在颍川招募数千,凑满万人,加上他带来的两万五千大军,共计三万五千人。至于战斗力吗,和袁术的荆州兵差不多,但肯定不是孙坚军的对手。
周喁对曹操积极备战很是不解,他们给孙坚开出的条件不低,后者有什么理由拒绝?直到任峻归来,言及失败,他才不由佩服曹操的先见之明。大战,已是不可避免。
南阳情报源源不断传回,周喁得知孙坚激战董卓良久,犹有四万众,又新并董卓万余西凉降兵,加上袁术派兵两万,总兵力过七万,对外号称十五万,顿时慌了。
周喁自认兵弱,不足为恃,想让驻扎汝南以东,沛国龙亢的二位兄长率两万扬州兵西进,这样两者相加就有五万余人,勉强可以与袁、孙联军一战。
曹操听完苦笑,和一个完全不通军事的人合作真是件天大的苦差事。五万余人,看似不少,但其大部分都是新兵,他敢肯定,若与孙坚野战,己方短则三五天,长则一月半月,必败无疑。守城的话,则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如今人数足矣,甚至还绰绰有余。
“孟德欲死守?”周喁虽不知兵,却听懂了。
曹操耐心地解释道:“荆州虽大,地广人稀,出兵七八万已是极限。今我方以三万余众屯颍川,两万屯沛国龙亢,治所相县亦留兵五千,看似兵力分散,实则不然。袁、孙全力攻打颍川,则龙亢袭其背,不出全力,则力有不逮。我方就一个宗旨,拖”
“拖?”周喁一脸茫然。
“对,没错,拖”曹操用力点点头,道:“我方据鲁国、沛国、颍川三地,陈国、梁国立,对方只有一个鼠两端的汝南,拖得越久,对我方越有力。”
周喁恍然……
孙坚率七万余大军从鲁阳起程,其骑兵过六千,兵进颍川。
曹操针对对手多骑兵的特点,以三万五千大军布置三道防线。汝水以南父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皆弃之,以颍川南部、汝水北郏县、襄城为第一道防线,以颍川部、颖水北颍阳、阳城为第二道防线,最后一道防线则布置在颍川东北,潠水以东许县、长社,如果曹操退到这里,就意味着颍川局势败坏,即将退出全境,或转入兖州陈留,请求张邈庇护,或经陈国返回沛国,重新积蓄力量。
孙坚轻而易举收复了颍川个县城——父城县,看着境内民众十去五六,立刻意识到此战恐怕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果然,大军随后渡汝水时遭到曹军强力阻击,仅仅一日间便折损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