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出左冯翊,一路快马加鞭,两个时辰后抵达长安汉军大营。
张温握着战报,眼珠鼓得凸起,中军大帐内僚属、诸将皆是一脸呆然,算算时间,征伐凉州叛军主力的五路汉军有些还未走出右扶风,这边盖俊已经送来捷报。
“何以如此神?”张温茫然询问左右。
“九天,刨去必要的行军所剩无几,一战而横扫十万贼羌,当世惟有盖中郎做得到。”
“盖中郎就是我大汉的霍、耿啊”
“古之名将,何以过之?”
“快、快……向陛下报捷。”张温反应过来,吩咐信使前往京都。信使不敢耽搁,匹马出营,火向东,连连赶路他还未进食,只得在马上将就着啃些干粮。
两日后,一封战报交到了皇帝刘宏的手里。
才得大胜叛军不久,盖俊又火击败先零羌,夺回北地郡,可想而知刘宏的心情是多么的好了,连修建宫殿的事都暂时放到一边,诏百官会议。
望着下方百官热切的讨论,刘宏心里好不得意,当初张温败北,群情激恐,是我,是我抽调五千大军,命盖俊增援。盖俊先破凉州叛军,再破先零贼羌,固然是他用兵有方,但又怎么少得了我慧眼识人、应对得当的功劳呢?刘宏常常羡慕世宗武皇帝处于深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今天他自觉小小体验了一把,真是过瘾啊。
“赏封万户侯”刘宏兴奋的喊道,接着让中常侍赵忠取来三辅地图,查看半天,指着右扶风美阳县道:“封盖俊为美阳侯,食美阳、武功二县,合一万户”
盖俊战功很大,本就是乡侯,而今封万户侯朝中公卿没有疑义,只是这封地……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曾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二县八千户,秋时以久战无功为由征回京都,收回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变成了槐里乡侯。
皇甫嵩抬眼扫视周围,面无表情。
众臣摇摇头,大叹前浪死在沙滩上。
皇帝刘宏继续道:“拜盖俊为北地郡太守。”
“陛下,不可。”有议郎出列道。
刘宏阴着脸问道:“有何不可?”
“众所周知北地郡寄居左冯翊,一应钱粮全靠左冯翊接济,而盖中郎父亲盖勋恰恰任左冯翊一职……”议郎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是怕父子二人狼狈为奸,窃取国家利益。
刘宏微微皱起眉头,他说得对,这个确实不妥,询问司徒崔烈盖勋任左冯翊几载,政绩如何云云。
崔烈如实回答,堪满三载,政绩斐然。
刘宏乃迁盖勋为五官中郎将,盖俊拜为北地太守。
凉州叛乱,地方官员多有逃亡,现今叛贼大败,刘宏重新任命三辅、凉州士人出任地方长官,大将军何进趁机举车骑将军长史赵岐为敦煌太守。
准。
第二卷负笈进京第一百七十七章援董卓
更新时间:20118182:12:11本章字数:6874
第一百七十七章援董卓
朝廷任命送达北地的时候盖俊还未归来,反倒是从羌地送来的人口、物资络绎不绝于道,加上北地百废待兴,吏员短缺,赵岐、陶谦成了北地大管家,日日忙得脚不沾地,废寝忘食,赵岐被拜为敦煌太守,可他一时间难以抽身,便拖着没有赴任。
话说车骑将军张温遣五路大军沿渭水西进,凉州叛军以急行军的姿态大踏步后退,沿途城市尽皆放弃,一直退到老家金城郡,汉军顺利收复汉阳、陇西大部。
荡寇将军周慎进兵金城时参军事孙坚请命自将万人截敌粮道,周慎非但不用,还把孙坚好一顿奚落。在周慎眼中,孙坚出身贫贱,毫无风骨,攀附张温之流,用兵鲁莽,意气用事,前翻陷入敌阵,亡部曲千余人,印绶都丢了,差点身死疆场,这样一个人也敢对我献计?兵围金城榆中,反被边章、韩遂断其运道,汉军惊恐,弃辎而走,叛军一路穷追猛打,汉军死伤数万,若非汉阳太守傅燮接应及时,定然全军尽没。
凉州叛军击破汉军最强一股势力后,开始四处出击,横扫汉、陇一带汉军,皆破之,朝廷任命的河西四郡太守、长史等人悉数成为阶下囚。历史上拜为敦煌太守的赵岐亦遭擒,还被边章、韩遂威胁当大头领,诡辞方得免,而今有了盖俊这个变数,幸运躲过一劫。
张温得知五军尽败,一段以来的好心情立时没了,闻周慎不纳孙坚之言才有此败,勃然大怒,狠狠参了周慎一本,言其刚愎自用,带兵无方,朝廷遂免去周慎荡寇将军一职,收入天牢。没过多久,又有坏消息传出,破虏将军董卓被数万羌胡围困在安定临泾一带。
“董卓掌兵十余载,素称良将,到头来居然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
张温险些气炸了肺,当即在中军大帐飙,诸将默然,神色不悦。隔日,盖俊生擒先零伪王野利,即将返回北地的战报送到张温手里。先零伪王野利乃凉州第一个站出来闹事的贼,他脑袋的价值丝毫不比边、韩、北宫伯玉差。
张温一扫阴云,喜出望外,吩咐道:“快,马上令盖中郎赶往安定救援。”
车骑将军佐吏一旁小声提醒道:“将军,盖北地已经不是羽林中郎将了,现在是两千石太守……”
张温一怔,真是急糊涂了,大汉律规定两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张温学生,南阳人周隶道:“不然。前河内人李第公为颖川太守,他郡叛乱执太守,李第公将千余人悍然越郡解救之,而得帝之嘉奖。事态紧急,岂能墨守成规?”
张温连道:“正是、正是。事不宜迟,去通告盖北地……”
夕阳斜倚,董卓站在坝上,瞭望寂静无波的泾水,或者用一潭死水形容它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