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高昌回鹘丞相的女儿,算是李骁后妃中回鹘人的代表。
这些年来,回鹘人很少闹事,与大明融合在一起,完全成为了大明的百姓。
封她为良妃,能稳固西域回鹘人的民心。
“淑妃?”
“淑妃给赵玥。”
李骁语气带着政治考量:“她是宋国公主,封她为淑妃,能向宋国传递善意,稳固两国的联盟。”
“毕竟东征在即,宋国还是能为我大明分担部分金国兵力的。”
虽然不能指望宋国太多,但宋国也并非是个猪队友,不会出现三十个师保护面条军的事情。
“那德妃呢?”
“德妃给黄秀儿。”李骁语气带着几分温和。
她也是九堡十八寨出身,或许是嫁过人的缘故,总是觉得矮人一头,在后院之中从来都是不争不抢,只做自己的事情。
原来的时候信佛,后来得知李骁不喜欢秃驴,开始大力扶持道教的事情。
她又将房中的观音像,换成了三清像。
总之不是真正的信仰佛道,只是找个念想罢了。
再加上她也为李骁生了个儿子,次子长弓。
所以她也该有个封号。
只是黄家不如卫家争气,她的位分也只能到德妃了,不然,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萧燕燕听着,轻轻点头,早已明白,这些分封,看似是后宫之事,实则处处透着政治考量,安抚老底子、拉拢部落、稳固联盟,每一步都为了大明的稳定。
她又想起还有些女子,轻声问道:“那还有些草原、回鹘、辽国、西夏来的女子,她们中也有给陛下生了孩子的,该如何安排?”
她们都是李骁这些年征战,或者战利品或者别人主动送上来的。
也有一部分为李骁生下了孩子。
不过,地位肯定不如前面人重要,所以便封为嫔、昭仪、昭容、贵人等职位。
李骁闻言,低头看向怀中的萧燕燕,眼中满是信任:“这些便交给你安排吧。”
“你是大明的皇后,后宫之事本就该由你主理,我信你。”
这话让萧燕燕微微一怔,随即心中涌起暖流。她本以为李骁会像安排贵妃、四妃那般直接定夺,却没想到他竟将这份权力完全交给了自己。
这不仅是信任,更是对她“皇后”身份的绝对认可与尊重。
“陛下就不怕我安排不当,惹得旁人不满?”
萧燕燕故意问道,语气带着几分打趣。
李骁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打理后方、安抚人心的本事,我还不清楚?”
“这些女子虽出身各异,但大多安分守己,你只需按她们的品性、是否有子嗣来定品级,再兼顾一下各自背后势力的颜面,定然不会出问题。”
“再说了,有你这个皇后做主,即便有人心存不满,也该知晓分寸。”
萧燕燕心中安定,轻轻点头:“那臣妾便按陛下说的,先统计她们的情况。”
“有子嗣的、侍奉陛下时间久的,便封得高些,比如九嫔、昭仪、昭容。”
“性子温顺却无子嗣的,便封贵人、才人,至于刚入宫不久的,先封选侍或淑女,观其品性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