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可汗的拼音 > 第135节(第3页)

第135节(第3页)

&esp;&esp;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头功还得算在姚崇身上,他就是洛阳府的长官,从内部都变质了,难度骤然降低了许多。不然洛阳作为军事重镇,别说几百卫队,就是调大军围攻,一时半会也别想攻下来。

&esp;&esp;王毛仲带人径直赶往码头张韦的地盘上,两个人出来接应了他们。一个是张韦,另一个身材高大脸部有棱有角的汉子是高力士,样子是魁梧有力,除了没有胡须,真看不出来是个宦官。

&esp;&esp;张韦把众人带进一个存粮食的仓库场地,把骡车都赶了进去。这时天已经大亮了,远远地能看到城中四处都炊烟缭绕大约是还是造反时间。张韦见到炊烟也随口问他兄弟:你们吃饭了么?

&esp;&esp;五更就在矿山吃过了。张家兄弟说道。

&esp;&esp;那成,都穿上盔甲带上兵器罢。一会咱们先去马行取马,虽不是战马,将就着骑。

&esp;&esp;众军遂纷纷掀开遮在骡车上的麻布,把上面的铜料搬下来,只见里面明晃晃的盔甲刀枪保养得还不错。平时他们存在军械时上了黄油的,虽然出动之前用草纸把黄油擦过,但仍然留下一股不纯的黄油味儿。

&esp;&esp;两档铠、马槊、横刀,弓弩箭羽一应俱全,东宫卫队的装备本来就优良。众军装备妥当之后排列成队形,形象顿时大为改观,原本破破烂烂的苦力一下子就变成了军容严整的军队。

&esp;&esp;过得一会,只见一个身材瘦削的文士骑马到了门口,张韦喊道:自己人,放人!守在仓库门口的汉子们这才放人。

&esp;&esp;来者是姜浩,李隆基身边的心腹谋士之一,当初和太平公主蓄势待发时,他送了李隆基一把横刀,谏言当机立断。姜浩抱着几卷黄色绸布走过来,双手递到王毛仲面前:这是姚相公准备的战旗。

&esp;&esp;王毛仲展开后是四面旗帜,两面相同的书尊皇,另外两面讨逆。众军见状,神情为之一振。

&esp;&esp;陛下敕命。姜浩又说了一声。众人忙跪倒在地,俯首恭听。

&esp;&esp;以张韦为讨逆大将军,节制各军;王毛仲统帅六率。成败在此一举,愿诸位同心同德共襄盛举!姜浩飞快地说完,又说道,事不宜迟,姚相公那边已准备妥当,咱们这就出发,取马先去府衙与陛下会合。

&esp;&esp;张韦举起刀鞘喊道:把旗挂起来,出发!

&esp;&esp;以张韦王毛仲等人当前,众军列队从仓库场地里开拔而出。到底他们是一支完整的兵马,队列军号还没往,行进起来有板有眼,匡匡的脚步声整齐划一颇有声势。众军来到王毛仲的车马行取了马匹,便直接来到南北大街上,高举尊皇讨逆的旗帜,大摇大摆地向北开进。

&esp;&esp;沿途的百姓市民见此情形自然惊慌,明晃晃的刀枪把很多人吓得四处奔跑鸡飞狗跳,有胆大的却躲在巷口瞧那旗帜,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

&esp;&esp;全副武装的骑兵队列在城中央横行无忌,洛阳城的守备部队一时半会根本来不及反应。城中武备主要在几处地方,各城门内的城防军队,然后府衙内外的守备。指挥中枢就在府衙中,由府尹及长史等幕僚集团控制,本来睿宗朝开始国内重地设有都督,但唐朝的都督实在没有多大的权限,和三国时的周都督是两个概念,几乎形同虚设。

&esp;&esp;因姚崇及幕僚投向李隆基,导致东都权力中枢瘫痪,城中各处守备没有接到调令,将帅无权擅自行动,所以张韦率军冲向府衙时如入无人之境。

&esp;&esp;待众军到达衙门外时,果然见得李隆基及其心腹和姚崇等人在一块儿,大伙便汇合到了一处进去。府衙守卫听命于官僚,不仅不抵抗,更开门迎接,犹如会师一般。

&esp;&esp;数百骑兵连同府衙守卫一起冲到官吏办公之处列阵,姜浩上前高声劝说洛阳官吏加入阵营,他大声喊道:专权者太平遭天谴归西、伪临朝者昏庸无能,朝廷权柄落入奸|人之手,国难当头,我大唐之士气节何在?今有上皇正嗣匡扶社稷……

&esp;&esp;一番煽动之后,姚崇也劝说诸公出门同谋,他们又见外面兵马陈列,许多官吏便从里面走出来加入李隆基麾下。这时一个青袍官儿走到门口破口大骂起来,刚骂两句,只听得嗖地一声,一箭便飞进他的额头,顿时扑通一声仰面倒下。众官见状脸色煞白。

&esp;&esp;李隆基当即一声令下,王毛仲便带兵马冲了进去,二话不说便行屠戮,古朴充满墨香文案的办公之所立时便成了修罗场,人头乱滚血溅门窗,里面的人被砍了个干净。

&esp;&esp;然后李隆基及其党羽来到了大堂上,在公座上入座。政变程序他们早已议定,当下便同时办两件事:让府衙盖印下令四门守备将军到府中面圣,里面有好几个将领都和姚崇等官僚交好,事到如今愿意同谋者定然不少,剩下的如若反抗便兴兵讨伐……他们要让部下率军对抗曾经合法登基称帝的李隆基,恐怕无多战心;细软

&esp;&esp;李隆基在洛阳“万象神宫”称帝,自称真命天子,讨逆檄文传视天下指长安的李守礼为伪临朝者。并封姚崇、刘幽求、姜皎等人为相,自建三省六部,如此一来长安朝廷便被他们称为不合法的政|权。

&esp;&esp;但地方上大部分都不承认,比如洛阳兵部的人拿着兵部印信去折冲府调兵,可那东西和折冲都尉手里的凭证不合,折冲府便按照律法拒绝交兵,任你好说歹说都不干。此时的府兵制已经在慢慢衰落,但还没有完全被取缔,折冲府还是有些兵的。洛阳政权急需扩大实力,自然很想要东都以东许多地方的府兵。可要想得到这些府兵,只有先推翻地方州府政权,然后罢免折冲都尉,新设官吏将校才行得通。

&esp;&esp;李隆基政权建立之后没有急着征讨地方不愿受洛阳节制的地方官府,他们先集中洛阳守备及士族响应后的武装围困了黄河大仓。正如程千里所料,夺取了运河大仓,不仅能解决军需,还能让潼关以东大半壁江山的粮赋无法运抵京师。

&esp;&esp;同时他们又派细作和密使试图与潼关守将接触,图谋关内道最重要的屏障、号称三关锁匙的门户之地。

&esp;&esp;各种消息西传入长安,产生的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粮食食盐等必需品价格开始上扬。市井之间的百姓根本没弄明白是什么状况就开始疯狂抢购物资,而且跟风的人非常多,见大家都买便跟着买。住在城中的大户基本在城外都有庄田土地,粮食什么都几乎可以自给自足,倒不担心买不到粮,可盐巴他们没法造,就开始抢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