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行事作风,说话的方式,变了。
难道会长已经决定将继承权给道俊了?
把自己留在谈话现场是为了提醒他?
让他主动帮道俊?
这种风格倒是符合会长一贯的御下之道,会长特别喜欢华夏的史书。
不夸张的说,顺洋集团就是一个小小的王国。
古代帝王的御下之道,同样可以运用在顺洋集团中。
集团越大,部门越多,自然而然会形成各种利益相合的山头。
如何平衡各方,那是一门大学问。
会长这次放手支持星俊少爷打压道俊少爷,其实已经违规了。
大抵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考试吧?
道俊少爷可以失败两次,三次,甚至五六次,而星俊少爷只能成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
失败一次,会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他的继承权。
当然。
这些都是李恒才自己领会的东西,跟了会长那么多年,他自信,即使有差别,应该也不大。
“润基,你还怪我吗?”
“怪?”
听到这话,李杰确信,陈养喆是查出了病,不然,以他的性格,不可能‘服软’。
“怎么会,我留在华夏其实只是想避开集团的漩涡而已。”
“这倒像是你的风格。”
陈养喆呵呵一笑,背负双手道。
“但,有些事,你想避,也是避不开的,道俊在国内做的那些事,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听说过一点。”
“你是怎么看的?”
“手段激进了一点,还不太成熟。”
“不成熟。”
陈养喆哑然道:“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气,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另起炉灶,创办一家比顺洋更成功的企业。”
“就凭这些?”
陈养喆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指着面前正在建设的工厂。
“就凭这些,即使有十座这样的工厂,也不可能比顺洋更加成功。”
“润基,知道我为什么不带领顺洋大举进军华夏市场吗?”
“风险规避。”
“看来你懂这个道理。”
陈养喆笑着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无论如何,依靠单一市场,风险性太高。”
“就像是桌子,只有一条腿是不稳的,两条也不够,只有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条,才越来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