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是不停点头,正想说一句‘原来如此’。
哪知马钰却再次开口说道:
“但汉朝对匈奴的优势,远不止于此,比如制度优势。”
“汉朝拥有完善严密的组织制度,能为出征的将士提供各种后勤保障。”
“就算将士们战死,朝廷也会给抚恤金,功劳也会由他们的家人继承。”
“所以当时的汉军士兵都非常渴望军功,到了战场上也敢于拼死杀敌。”
“与之相反的是,匈奴没有什么制度可言。”
“内部是一个个分裂的部落,牧民跟随首领生活。”
“小首领效忠大首领,大首领效忠大单于。”
“打仗的时候,大单于下达命令给大首领,大首领下达命令给小首领。”
“原本在家里放牧的牧民,就这样骑上战马成了战士。”
“他们也没有粮饷,劫掠的财货一部分献给首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粮饷。”
“但前提是你要活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制度,他们还是有一些简单的规矩的。”
“比如匈奴人就有个规矩,是关于将士们互帮互助的。”
“如果某个人遇到了危险,被别人救了,那就得把财产都给他当做报酬。”
“如果某个人战死,另外一个人帮他复仇。”
“那么他的财产、婆娘、孩子,就都是那个人的了。”
“匈奴大单于的本意,是激励将士们互相帮助。”
“然而真实效果,我不说大家也都懂。”
听到这里,常遇春差点笑出声:
“这匈奴大单于怕不是傻子吧?”
“将士们打仗是为了啥?还不就是图抢点钱财回家吗。”
“现在打一仗遇到点危险,不但没收获,还把家底儿都搭进去了。”
“运气不好,婆娘孩子都是别人的了。”
“谁还敢冲锋陷阵啊。”
李文忠等人也不禁摇头,这制度……只能说太天真了。
马钰也笑道:“所以匈奴士兵很惜命,喜欢打顺风仗,遇到逆势很容易军心崩溃。”
“骑兵集群冲锋,可以爆发强大的战斗力,往往可以切割战场,实现以少胜多。”
“汉军和唐军都喜欢用此类战术,尤其是唐朝更是发明了凿穿战术,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唐朝席君买,率领一百骑兵对龟兹几万人的军队,发起正面冲锋,最后还战而胜之。”
“但集群冲锋很容易造成己方阵亡,所以缺乏后勤保障和抚恤制度的匈奴、突厥,都没有办法效仿。”
“还有文化优势。”
“我们是礼仪之邦,重视香火传承,所以人们都比较重视荣誉。”
“这种荣誉感,有时候也会让将士们,爆发出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还有农耕文明的厚重,百业齐头并进,让中原王朝的综合国力非常雄厚。”
“游牧族群的经济模式单一,也就非常的脆弱。”
“草原上一场大雪,就能让他们元气大伤,几年都恢复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