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缺乏名师教导,没有办法将所学的东西串联在一起。
不,更准确的说,有这个能力的人都凤毛麟角。
马钰的出现,补齐了这一块短板。
能将自己父亲之前所学的知识串成线,从而找到被历史掩盖起来的规律。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最好面子的自家父亲,才会如此包容马钰,任由他蛐蛐。
不过吗。
貌似现在蛐蛐习惯了,他也有点乐在其中的感觉。
比如眼下,当他得知马钰说他是假装示好儒生,非常的不高兴:
“毁谤,他这是赤裸裸的毁谤咱。”
“哼,若不是看他还有用,咱定饶不了他。”
马皇后、朱标:“嗯嗯……先让他得意几天,以后算总账。”
玩笑过后,马皇后表情凝重的道:
“儒生群体的威胁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能轻忽。”
朱元璋眼神一冷:“咱倒要看看,谁敢冒这个头。”
马皇后说道:“两三代人内自然是不怕他们如何,可后世子孙对朝局的掌控,很难有我们这般牢固。”
“这个问题靠杀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得想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才行。”
“你见多识广,得好好琢磨琢磨。”
朱元璋颔首道:“此事倒也不急,咱们有的是时间解决。”
“咱先仔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再看看能不能找到办法。”
马皇后说道:“是不急,你搁在心里就行。”
“这恐怕也是钰儿不直接将法子告诉我们的原因。”
朱元璋不高兴的道:“你到底是谁家的人,胳膊肘怎么总往外拐。”
马皇后失笑道:“好好好,我这就将他叫过来打一顿给你出气。”
这时马皇后发现朱标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问道:
“标儿你想到了什么?”
朱标若有所思的道:“我在想,为何现在我们不怕儒生夺权。”
朱元璋问道:“想到原因了吗?”
朱标点点头,说道:“有一些想法了,现在朝廷真正依仗的不是儒生,而是和您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功臣们没几个是儒生出身,对儒家也就没有什么认同感。”
朱元璋眼睛里浮现出笑意,追问道:“还有吗?”
朱标想了想,说道:“我在想,能不能将这种局面保持更长时间。”
“但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功臣子弟生来享有权力,又很容易腐化。”
“到时候他们不但起不到制衡文臣的作用,还会反过来掣肘朝廷。”
“所以想要长时间依靠他们,好像也不可行。”
朱元璋赞许的道:“你能想到这些,咱很高兴。”
“不过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事实上咱们真正的依仗是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