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一去,太子继妃怕不会再出身在宣国公府,太子有了新岳家,保不济就会冷落了旧岳家,为了让国公府和东宫的联系不至于淡了,哪怕是为嫔为妾,宣国公府也需再送一位姑娘进来。何况我若走了,东宫也需要有个人能替我看顾着我的曦儿和肚子里这个孩子。我的命不知能撑多久,须得让宣国公府尽快准备。”
**看着到如今还一心替娘家打算的太子妃,不由悲从中来。
太子妃道:“我这一生虽短暂,但也享受过了这无上的权势和富贵,嫁了这世上最好的丈夫,我不枉来此世上走一遭。”说着深吸口气,对**道:“好了,你将我吩咐你的事情好好记着。”
**哽咽着开口道:“娘娘放心,您说的这些奴婢都记着,奴婢明日一早便去宣国公府将国公夫人请进来。”
太子妃点了点头,最终叹了口气道:“只怕我终是不得已要骗殿下一次了,只望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真相。”说着便有些凄苦的笑了起来。
####
此时正院发生的事情,太子自然不知,此时他正在徐莺的院子里,坐在小榻上指着自己带来的两个宫女一个太监道:“这三个人以后在你院子里伺候,你安排些事情给她们做吧。”
徐莺指着自己道:“给我的?可是我这里够人使唤啊。”
从她进了东宫之后,太子妃就给她拔了四个宫女四个太监使唤。她一个人其实真的使唤不了这么多个宫女太监
太子看了她一眼,道:“给你你就收着,哪有这么多的废话。”
他亲自给她选的人跟太子妃拔给她使唤的人能一样吗,太子妃再贤惠,也不会替她精挑细选使唤的下人。他在皇宫长大,最知道伶俐聪明下人的好处。身边有个聪明的下人,主子不知能省下多少工夫。
堂堂太子亲自给她挑下人,他这样替她操心,若是别人早就该感激涕零受宠若惊了,她倒好,给他来一句“我这里够人使唤。”,简直是在扫他的面子,觉得他闲的蛋疼瞎操心?
不过他又想到莺莺不过平民出身,以前在家中怕没使唤过丫头,怕不知道这些道道,这样一想倒也是情有可原。
再想到她在遇到他之前,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做,小小的身骨不知受过多少的苦,他又不由觉得同情和怜惜,看她的眼神都充满了怜悯,握着她的手道:“你放心,你以后再不用受苦了。”有我在,必会让你过上富贵至极的生活。
徐莺却被太子这深情款款的眼神看得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若她刚才没有看错,太子应该是觉得她蠢觉得不爽来着,她还在想自己哪句话让他觉得心里不爽了,还担心惹恼了他自己是不是要失宠了,结果转眼,太子便又深情款款充满怜悯的看着她了。
她哪一点值得人怜悯了?因为觉得伺候她的人少,所以觉得她好可怜。
这样一想,她突然觉得太子在自己的印象里又打开了一扇窗,会因为觉得伺候她的人少就觉得她好可怜,心里简直是装满了红心,这样的你真的好有爱哦。
于是,她也深情脉脉的回望着太子。
付出感情能得到回应总是能令人愉悦的,太子看着徐莺的样子,不由笑了笑,捏了捏她的鼻子。又看她含情脉脉看着他的模样十分可爱,正打算凑过去亲一亲她的脸的。
结果这时候徐莺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推开太子道:“等等,殿下也给江姐姐送了吗?”
无数的小说和电视剧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她可不想做这只出头的鸟。
太子却十分不满的瞪了她一眼,真是会破坏气氛。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她是不是在吃醋呢,于是笑了笑,道:“放心,给江淑女的不如我给你的这三人,是我精挑细选的。”说着像是怕她继续误会般,又道:“若是单单只给你赐了下人,到底太打眼了些,你现在根基还不稳,容易因此遭来嫉妒。你要明白,在我心里,你和江淑女是不一样的。”
徐莺在听到江淑女也得了下人时,心里便放心了下来,但接着又听到太子的一番解释,她又有些半明白半模糊的点了点头。
太子看着她有些迷糊的样子,只觉得可爱,不由笑着亲了亲她的额头,将她抱紧了些。
当日在郧阳,他本是只打算带她一人回来的。只是想到带她一人到底显得打眼,她家世微卑,这样的显眼于她无半点好处。加之那时他身边的人时常在他跟前提起江淑女的好处,他知道哪些人的小心思,于是干脆顺势将江婉玉也带了回来。
想到这里,太子又低下头来对徐莺道:“我本是想给你选侍的份位,只是你现在根基不稳,站得太高会引来别人的嫉妒,对你没有什么好处。你争气一些,早日生下孩子来,我也好以生子有功为由升你的份位。”
徐莺看了看太子认真的眼,听着他类似告白的话,心里经历起一场波澜惊涛。
这是太子第一次跟她说这样的话,她一直知道太子对她好,但也仅认为是比江婉玉要好一些而已。
这就好想第一次听到别人说喜欢你,话题太惊悚,还没来得及高兴,自己就被对方说的话给撞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