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都让那帮大儒占了道,专业人士何在!】
【谁来告诉老师,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有怎样的特色!】
【我来!老师我来!】
【OK,那位穿西装的同学你来!】
【终于轮到我了!沈铭恩这首《一二三四歌》以“口令”为骨架,歌曲采用24的进行曲节奏,强弱交替的节拍与“一二三四”的口令节奏完全契合,仿佛队列行进的脚步声,自带“向前”的动感,一听便能让人联想到军人整齐划一的步伐,强化了纪律性与行动力!】
【没坐!这位同学回答的完全没坐!但老师觉得还有补充的空间,哪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我来老师!我来!】
【同学们都很热情啊,来这位穿睡衣的同学你来!】
【沈铭恩这首歌我听着有点像是借鉴了我国北方的民歌风格,听着非常爽朗,以“民歌”作为底色呢,也能增强感染力,使得全绿线条简洁明快……】
【音域适中、朗朗上口,既适合集体合唱(凸显凝聚力),也适合个人传唱(贴近生活)!】
【尤其是副歌部分“一二三四”的重复,既强化了记忆点,又像口号般点燃情绪,让听众不自觉的被代入到蜀黍们的昂扬状态!】
【哎呀,没坐!说的太对了!这届同学真的太优秀了!】
【老师爱你们!】
……
这边唱那边解析,不得不说今天的《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真的好热闹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好唱到副歌了,刚巧直播间里一些网友也提到了沈铭恩“一二三四”的这个记忆点的强化,沈铭恩干脆效仿方才的方式,继续唱着:
“嘿!”
“嘿嘿!”
“哪里有我!”
“哪里有我!”
“哪里就有……”
左手放在耳朵上,抓着话筒的右手一整个递了出去,那一刻所有人就像是当初军训一样默契,大声唱着!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现场演播厅里,导播老师的镜头扫过每一位观众,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忍不住站起身来跟着呐喊,跟着欢呼!
没办法啊……
“一二三四”这样的口令,真的太过于国民化,太过于全民化了啊!
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记忆深刻,刚刚A段的时候沈铭恩就带着大家唱过一遍了,现在所有人跟着一起唱第二遍,甚至沈铭恩都不需要起头,他们就能跟着唱下来的!
足以说明,这首《一二三四歌》的记忆性究竟好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这把……
说句实话!
就这首歌而言!
哪怕不是沈铭恩唱的,是一个路人唱的,大家都只有拍手叫绝的份儿。
有时候大家喜欢的还真不是沈铭恩这个人,还真单纯的就是他的作品,就“才华”而言,内娱还真无人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