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辛弃疾却是无怨无悔。
他说,“士为知己者死!
堂堂燕王,孤身入险地,救我义军回归。
我辛弃疾这条命,卖给他了!”
辛坦夫甘心为杨沅卖命,张安国却是越来越不满了。
他原来做大盐枭,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娇妻美妾,仆从如云,何等逍遥。
之所以跟着辛弃疾反了,一则他是私盐贩子,是“六千会”
成员,见不得光的。
辛弃疾反了,他不反又能怎么办?
另一个,他也是不看好日薄西山的大金国。
他现在虽然是锦衣玉食,可也不过是一个地方豪绅。
大宋要大举进攻金国,发起收复故土之战了。
如果他此时揭竿而起,那他是不是也能得个大官儿做做?
谁料,赵官家只管唬弄人,派来个杨沅也是不济事的。
虽然名头挺唬人,可你单枪匹马,能敌得过在齐鲁大地上各处扫荡的七八万金军?
只不过,这番话他不敢对辛弃疾说。
杨泽现在又成了杨沅的亲兄弟,他便只能找机会试探贾瑞、邓浔等将领的口风。
渐渐的,张安国发现邵进与他看法大体相同,两个人便愈发亲近起来。
金国这边的情形,宋国那边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机速房现在的侦伺重点放回了金国,金国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不断传回大宋。
如此一来,“闭门思过”
的晋王赵璩按捺不住了。
所谓“闭门思过”
,本来也就是一个好听的由头,哄哄人的。
只要你不在人前大摇大摆,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
但他在大朝会的时候,跑到金殿上去了。
赵璩把燕王在金国如今九死一生的局面说了,要求朝廷立即实施援救。
可是,如何援救?
为救一人而葬送无数人吗?
这个观点一出来,晋王顿时大怒。
“这一人,正是为了无数人身陷金国,朝廷今日不救燕王,不怕寒了天下人心?到那时,谁来救我大宋?”
东宫属臣自然据理力争。
其中更有人拿出完颜亮公开招揽杨沅的消息来搪塞晋王。
他们说,杨沅眼见大势已去,已然投降金国,被封为金国的燕王,去中都燕京享福了。
据说,完颜亮还要把胞妹梁国公主的女儿徒单氏许配给杨沅为妻。
赵璩还真的很少和别人吵架,一下子就被带歪了。
于是,双方就杨沅有没有投敌,有没有做完颜亮的外甥女婿,激辩的口干舌躁。
等赵璩回过味儿来,小皇帝已经一声“退朝”
,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