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果来时,政敏刚回家,李果邀政敏出去饮酒,两人前往一家酒肆。
&esp;&esp;政敏说:“果员外,何必见外呢,在我家吃饭不也挺好。”
&esp;&esp;李果常去周家,也不时在周家吃个饭,他为人亲善,很讨贺氏喜欢。
&esp;&esp;李果说:“怕你娘听到,让她担心。我跟你说下,你觉得这事你能做吗?”
&esp;&esp;李果将瓠羹和作保的事说了。
&esp;&esp;政敏听得一愣一愣,问道:“你好好员外不当,跑去当什么小二?”
&esp;&esp;李果也觉得自己行为荒诞,默然。
&esp;&esp;“可是要见你那位就读太学的友人?”
&esp;&esp;周政敏多多少少在李果那边听到赵启谟的事情,当然李果也只是告诉他是位童年玩伴。
&esp;&esp;“我那天出的馊主意。”
&esp;&esp;周政敏懊恼拍头。
&esp;&esp;“政敏,你为难的话,我另外想办法。”
&esp;&esp;“不为难呀,只是,南橘。”
&esp;&esp;政敏的眼睛盯着李果看,看得李果困扰。
&esp;&esp;“我怎么觉得,这哪是找友人,根本是在追求世家女子,要这般曲折、委婉。”
&esp;&esp;好在是夜晚,酒肆灯火昏暗,周政敏没能看清李果红着脸。
&esp;&esp;“那不一样。”
&esp;&esp;李果小口喝酒,小声辩解。
&esp;&esp;因为有周政敏的得力相助,李果如愿在老刘瓠羹店当伙计。
&esp;&esp;李果一身粗布衣服,腰间围裳,招呼食客,热情洋溢,手脚敏捷。老刘夫妇看着十分满意,想是捡到一个好伙计,还只要一半工钱。
&esp;&esp;对李果而言,当个食店伙计,那再简单不过,招呼客人,抹擦桌子,任谁都会,李果当的轻松。
&esp;&esp;食客里边,有太学和国子监的书生,也有官员,及附近的居民。
&esp;&esp;瓠羹一碗不便宜,来瓠羹店就餐、托仆从前来购买的,都不会是清贫之人。
&esp;&esp;起先,李果以为会在瓠羹店遇着赵启谟、或者阿鲤。然而在店中二日,竟不得见,哪怕是个身影,也没寻觅到。
&esp;&esp;又是一个黄昏,学子们涌出院门,十一二人到瓠羹店落座,此时店中早有几位食客,是市井百姓。李果匆匆招呼,端来数碗瓠羹,分送各桌。
&esp;&esp;“小二,说了不要葱,怎得放葱,耳聋了?”
&esp;&esp;一位方脸汉子,把筷子用力往碗上一拍。
&esp;&esp;“客官,别生气,我这就换一碗给你。”
&esp;&esp;李果分明记得这人,压根没说过不要放葱,他对每位食客的要求,记得清清楚楚,但他不分辩。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esp;&esp;“我正饿着肚子,你说换一碗就了事?”
&esp;&esp;方脸汉子还得“理”不饶人,一双凶恶的眼睛在李果身上打量。李果想该不是和老刘夫妇有积怨,跑来捣乱。
&esp;&esp;“客官,我让掌柜汤放凉些,再盛一碗,换你这碗。”李果仍是笑意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