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都市藏真全本 > 第114部分(第3页)

第114部分(第3页)

由于九九消寒图的特点就是记录入九之后八十一天的天气状况,所以每支梅花上的九朵梅花每一朵都不同,画这幅画的作者,根据每天的天气不同,浓淡分明,把一朵朵梅花画的活灵活现。

这样的衣服消寒图,已经完全脱离了普通消寒图的范畴,九九消寒图最常见的是一种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一般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种文字版本的消寒图太过简单,并不能记录整个冬天的天气状况,所以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

一般是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

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有些特别讲究的人家,会采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九九消寒图,也称作“画九”。

这副梅花图就是根据画九习俗得来的,所以上面九九八十一朵梅花,每一朵都各自不同。

作者根据天气的不同,按照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个规律,每一朵梅花的浓淡都有所区别。

这么一副用心之作,当然是形象准确、神韵独具。

这么好的一幅画,却是一副消寒图,这不得不算是一个遗憾。

不过,如果真是名家画作的话,一这副画的构思,就算是消寒图也没关系,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

但现在这幅画上却没有款识,也没有印记,没有了这两样表明这幅画的作者身份,让这幅画的价值大打折扣。

“怎么样?我这幅画是不是很值钱?”明玉看到韩孔雀那么认真的观察这幅画,自然是越来越有信心。

韩孔雀也不隐瞒什么,他直接道:“这幅画画的很好,不管是梅花,还是上面的山和树,都画的极其完美,就连那副字,也写的极其洒脱,可这幅画没有留款,这样一来就没法确认其作者,如果是名家画作,也没法证明,所以卖不上价。”

“我相信你不会骗我。”明玉虽然说得好听,但她的失望完全表现在了脸上。

“我说卖不上价,并没有说这幅画不值钱,十万,这幅画最少值十万,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卖?”韩孔雀说完,正好看到明玉那惊喜的神情。

韩孔雀心中叹息,如果能够弄清楚作者是谁,这副画的价格还能涨,不过韩孔雀就这些本事了,所以最多出十万。

一幅画的鉴定,要比瓷器什么的复杂的多,所以,就算是韩孔雀,他一时半会也没法鉴定出这么一副画到底是谁的作品。

这也是韩孔雀在古玩街上,很少碰字画的一个重要原因,隔行如隔山,如果外行冲内行,只能是落得个打眼的下场。(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唐寅真迹

“十万?这是真的吗?我问了很多人,他们最多出三百,真是奸商,连小孩子都骗。”刚开始的惊喜,接下来的愤恨,明玉的心情大起大落,让韩孔雀看的叹为观止。

韩孔雀道:“你这幅画差不多有三平尺多点,每平尺按照三万元的价格,应该对得起这幅画的作者了,现在我最多也就出到这跟价格了,如果你想卖,就要让你的家长来,你自己卖画我是不会收的。”

“知道,知道,刚才那一家人不是全都来了吗?我这就给我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快点来。”明玉兴奋的道。

不理会明玉,韩孔雀又开始仔细观察这副画,韩孔雀也不是烂好人,他之所以会花十万元买这幅画,他也是有计较的。

十万看着不少,但如果这真是一副名画,那他绝对赚了。

韩孔雀虽然不知道这副画是谁画的,但他能够轻易认出这幅画应该是一副古画。

不管是字迹还是画风,韩孔雀都不信现代人能够画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这副画所用的纸,应该是手工宣纸,真正的好的手工宣,纸寿命千年,几百年也不发黄破碎。

倒是现在用机器生产的宣纸;因为加入了化学原料;又没有去掉酸性物质;寿命只有几十年,时间一长就发黄,变脆,很容易坏。

用这种纸来作画,一般都是对自己很有自信,或者是一些名家。要不然绝对浪费这种纸了,当然如果用来制作赝品来牟利,那又另说。

不过,现在这幅画绝对是精品,就算是现代人临摹的,也算是一副高仿,当然,临摹要有临摹的对象,而谁又会去临摹一副九九消寒图?

所以临摹的高仿这种情况,韩孔雀直接就没想。如果真的是临摹的高仿。作者是绝对不会不留下款识的,就算是假的款识也是会留下一个的,毕竟只有与这样才能卖出高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