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清晨出发,一边躲避曹军抓捕,一边快马加鞭赶往琅琊郡,傍晚时分,终于见到这位同僚。
遗憾的是,两人对此有不同的主张。
张辽主降。
因为对他来说,鲁郡几乎被袁曹两方势力包圆,而今曹操在徐州势大,他再不降,真怕应了那句“围而后降者不赦”。
可臧霸有其他想法。
他的泰山军乃是徐州颇为强大的军团,粮草充足,又有徐州兵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今屯兵开阳,势力辐射北海、琅琊、泰山、东海,已然是个小霸主。
吕温侯在世时,亲率大军攻打他尚且郁郁而归,现在让他带兵投降曹操,臧霸哪里愿意。
且他手下几号大将,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哪一个不是顶天立地的好儿郎?
放着山大王不当,去给曹操当马前卒?
那是傻子!
不过,话虽这么说,臧霸言语中却也透露出隐归的想法,毕竟曹操势大是不争的事实。
但打不过还躲不过?
徐州这么大,我躲起来,你曹阿瞒还能满世界找不成?
对此,张辽颇为无奈。
说白了,人家臧霸的确有实力,而他张文远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两人意见不和,张辽只能辞别。
临走前,臧霸本着昔日同僚兼好友的身份提醒,不要投降,因为谁都猜不准,曹操会如何对待他们。
这让张辽极为纠结。
他有想过加入泰山军团,但臧霸自己都想着躲起来,与张辽的愿想差距太大,只能作罢。
开阳城前,两人相互拜辞。
臧霸开口:“我若收到文远兄降曹的消息,定然离开开阳,到时文远就不要来寻我了。”
张辽听臧霸这么说,知道对方笃定他会降曹,叹息一声,抱拳道:“保重!”
“保重!”
夕阳下,两道身影被拉出长长的影子,而后被城墙的垛口拦腰截断,就如两人的情义,虽绵长却也到了不得不断的境地。
这一别也许要数年后才可相见,也可能是永远。
但最残忍的不是不见,而是哪一天,两人兴许要面对昔日友人的刀光剑影。
世间之事,谁又能说个准呢?
张辽最后看了眼臧霸,退后一步,正想转身,突然看到远处一骑飞骑跃马扬鞭,奔驰而来。
只片刻,一人一骑已到城下。
城上守军急忙搭弓,被臧霸阻拦。
马上那人抬头,望见城上惊讶的两人,忽然开怀大笑,“文远,宣高,速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