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小混听音辨位,将背上包袱贯足力道摔在丁仔脸上。
丁仔咭咭抱怨道:“完全没有光线的地方,打人还这么准,你还算是人吗?”
小混呵笑道:“你若是在狂人谷住上十几二十年,你就会知道,眼睛有时是会骗人,只有充分运用你全身每一种感觉,你才能驭物而不驭于物!”
小刀突然叫道:“这里,我摸到岸边!”
接着,哗啦一声,显然是小刀离水上岸。
小混和丁仔两人不约而同朝小刀的方向小心缓缓移进,但是他们两人仍免不了撞作一堆,哼呀直叫!
终于,小刀在黑暗中摸出烛火点燃,登时洞内一片光亮,刺得他们三人双眼昏花。
待三人眼睛适应光线后,四下环顾,但见此地底洞穴内中转豁,洞势稍洼而下。
小混和丁仔泅上岸后,抖抖身子甩落发际水珠,这才抹着脸赞叹造物者神奇,竟能在深不可测的地底,留有如此宽敞深广的地穴。
小混接过小刀递来的火炬,兴致勃勃道:“走,探险去!”
他们前行不久即见到地穴左侧,有一片裂缝,宛如秘室入口,三人鱼贯侧身挤入夹缝之中。
婉转而行不足丈寻,却是到达缝尽处,再也无路可通。
奇怪的是,此夹缝中有水滴答不止,而隙底却仍保持干燥,搞不清楚这浠沥浸漏的水渍,都消失到何处去!
小混见前面无啥异处,就叫殿后的小刀回头,三人这又很辛苦的挤出夹缝,回到地洞,直向洞底探去。
前行不久,洞里连壁巨岩横阻道中,只留下半人高的空隙可供通过。
丁仔取出攀山爪拋上岩石,三人借此轻易登上岩顶隙缝,再往下瞧去,只见岩石这面没水大半,像是地底潜流较浅的分支。
小混他们滑下巨岩后,踏着齐腰的冰寒地泉,涉水而行,约过二丈,地面渐陡,寒泉渐降。
三人松口气,加紧脚步迈向前方,忽而地底洞穴中,竟吹来飕飕冷风,使小混等人情不自禁打个冷颤。
小混二话不说,再掏出避寒丹分给小刀和丁仔,三人丹丸下肚,略做调息,抗住寒风后,一气呵成,直闯向地道尽处。
岂料,陡升的地道后面,竟又是一处夹室,只是这夹室较之方才的裂缝宽敞许多。
更奇妙的是,这夹室洞顶正中,有处弯如半月的裂隙,而天光就由此缝,笔直照射而下,为室内洒入一抹银冷光芒。
冷风亦是由此裂缝贯入,在夹室内回旋后,顺着出口吹向地道。
就在这夹室另一面,一块丈寻巨岩自洞壁斜削而出,巨岩后似是另有出口。
忽然——那巨岩后传出阵阵闷雷轰隆,彷佛有人用力捶打着皮鼓一般,声音低沉诡异。
小混他们三人互觑一眼,一一自地道顶端轻轻纵落夹室中,三人戒慎小心地朝发出异响的那块斜削巨岩后,慢慢接近……直到他们三人闪身隐向斜岩之后,方始发现,巨岩之后,别有洞天。
而此时三人所处地穴之内,四处裂隙纵横如削,宛如魔吻鬼爪般狰狞锐利。
在前夹室入地之裂缝左侧,有一裂处上尚有一石坳纵裂而起,上宽下窄,高不见顶,此石在火光映照下石幻殊形,肤理顿易,片窍俱欲生动逼真,彷佛一尊擎天护法的韦陀,手持打神鞭巍然矗立!
而其对面,隙缝如沟,直裂而下,小混他们走到沟边,举火探射,只见其底沙石平铺,干燥洁溜,内有水声隐隐,且有一股清淡的药香,淡淡传出。
小混喜道:“到地头了,我闻到灵药奇香的味儿!”
三人兴奋莫名,垂下绳索,擎好火炬,一一溜将入沟。
此时,那阵阵闷雷声,复又响起,声音比方才更大,更沉!
小混他们甫入裂沟下,随即发现,沟下又是另一个更宽敞的地洞,洞内浓郁的药香使人精神为之清爽振奋。
当他们落地后,定眼一瞧,不由得被此洞的奇景惊得脱口讶呼!
原来,此洞右侧尽处乱石轰驽,堆栈成楼台状,不论洞壁石质与乱石石色,俱是光莹欲滴,宛若珍珠琉璃。
而洞顶垂柱倒莲,纹同雕刻,栩栩如生。
石台前约二丈余处的地面,自然下陷一阶,成为另一天然格局,而下陷处约占地五、六丈方圆,尽头贴着洞壁处有一深邃宽广的水潭,大约占陷处的三分之一多的面积。
洞壁间一股流泉,不知自何处来,源源汩涌而出,顺着壁面流入潭中,溅起些许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冷冷的水声,亦是自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