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陶玉书说话,陶玉墨表态了。
姐夫,对不起,刚才是我说话大声了。
她一脸谄媚,就差给林朝阳揉肩捶腿了,“姐夫姐夫,我觉得山顶那几套房子就很不错。”
“美死你!
那地方有价无市,我还想买呢。”
买房子的事不急于一时,眼看着要过年了,他们一家人得回内地过年了。
腊月二十七,一家人坐飞机飞回了燕京。
到家歇了一晚上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今年回来的太晚,年货是林二春一早就备下的。
聊天时他又说起了物价,这两年物价一直在上涨,今年尤甚。
执行了四年的物价双轨制在今年终于爆发出了它所有的负面效应,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必须要使用非常的霹雳手段,让物价迅速的进入到市场调节的轨道之中。
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中央决定放开管制,取消物价双轨制,进行物价闯关。
闯关行动是从年初的沪上开始的,当月,沪上调整了280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格,涨价幅度在20%~30%之间。
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一调价政策的出台,迅速扩散至全国。
从5月开始,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和其他肉食价格以70%左右的幅度上涨,其他小商品随之跟进。
物价的全面上涨,直接影响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
夏秋两季,国内多地都爆发了抢购潮,老百姓们彻夜排队抢购物资。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过去这一年,国家零售物价指数的383种商品中,动价面达95%以上。
全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上升18。5%,而这个上升幅度又是在物价已经持续三年上涨了23。7%的基础上的。
在对当下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之中,“抢购”
两个字成了所有中国人对1988年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林二春现在不缺钱,但他很能理解民生多艰。
工资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这一年老百姓活的都很辛苦。
大年二十九这天,天上洋洋洒洒的落下了雪花,林二春站在屋檐下祈福:瑞雪兆丰年。
次日一早雪停了,院子里的雪积了半尺厚,他挥着大扫帚扫雪。
“爷爷爷爷,我来帮你!”
冬冬穿的跟个年画娃娃一样,抱着比他个子还高的扫帚冲到了院子里。
后面还跟了个跟屁虫,“鸽鸽,等等我!”
“两个小家伙,慢点!”
林二春笑呵呵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然后问冬冬,“你爹呢?”
“我爹睡觉呢!”
林二春朝屋里看了一眼,骂了一句“四体不勤”
,然后又对冬冬绽放出笑容,“还是我乖孙勤快!”
被爷爷夸了一句,冬冬乐出了牙花子,抱着扫帚扫的十分起劲,明明已经扫干净的地方,被他一扫,又多了一堆残雪。
爷孙几人正扫着雪,院门口传来动静,原来是陶家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