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你可为难我了。
评委会评奖我还真没发现有什么阅读审美或者品位的偏重,一定要说的话,还是写出好作品吧。
庄重文文学奖的初选规则与现阶段所有评奖都不一样,我们依靠的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学生。
我知道很多文学界同仁对让大学生来当初选评委感到不信任,但事实证明,这些有文化、有审美、有热情的年轻同志是靠得住的。
这一届评奖提名的五十几篇(部)作品,无一不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有些作品的出现,连我们评委会都感到很意外。
比如于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比如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尽管这些作品没有得奖,但它们的出现证明了庄重文文学奖评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也让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所关注。
好的作品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必然各自有各自的精彩。
大家不必去猜测评奖的标准如何,只要你写的是好作品,是受读者喜爱的作品,那么就一定会受到认可。
当然了,庄重文文学奖评奖名额有限,我们也只能挑选那个最能引起读者和评委共鸣的作品。”
林朝阳的讲话可以说是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毛病,他之所以会这么表态,就是怕有些人自作聪明,刻意去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迎合所谓的评委口味。
至于在场众人听完了之后,心里的真实想法如何,林朝阳无从考究。
随意闲聊了几句后,他便离开了会场。
隔天中午,林朝阳夫妻俩到了深圳。
难得来一次深圳,林朝阳联系上了二埋汰,傍晚时分他带着陶玉书来到红岭大厦,现在这里看着两年前他来参加二埋汰婚礼的时候可热闹多了。
两年未见,二埋汰一见林朝阳分外激动,熊抱住他,然后又与陶玉书打了个招呼。
罗慧芳怀里抱着孩子,林朝阳逗弄了两下,“小家伙,虎头虎脑的!”
说着递出了一份红包,二埋汰夫妻俩还想推辞,却被林朝阳一句“给孩子的”
镇压。
二埋汰和罗慧芳两年前结婚,去年儿子降生,现在已经16个月了。
罗慧芳现在仍在竹园宾馆上班,二埋汰倒是有进步了,成了小包工头。
“唉!
以前没结婚养孩子,就知道干活,有了儿子才想着得多赚点钱……”
二埋汰说起他当包工头的经历,颇有种被逼上梁山的辛酸,因为这条路是罗慧芳逼着他走的。
罗慧芳白了他一眼,对林朝阳夫妻俩说:“他啊,就知道出傻力气,照以前那种干法,就是在工地干一辈子,也赚不了什么钱。”
为了帮二埋汰承包工程,罗慧芳还跟家里父母兄弟借了5000元。
“阿芳的想法是对的,深圳现在基建工程那么多,处处是机会,娶了这样的媳妇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陶玉书的夸奖让罗慧芳满眼笑意,二埋汰只会笑嘿嘿的挠脑袋,附和道:“是啊。”
林朝阳看的直皱眉,这憨头憨脑的样子,哪有点包工头的气势啊!
二埋汰现在属于幼年期包工头,今年才自己当老板,接的是一处商品房开发的模板工程,也就是木工活,他的老本行。
两人聊着聊着,二埋汰发现林朝阳的表情有些不对,问:“怎么了?”
林朝阳问他:“你干的那小区叫天景花园?”
“对啊,怎么了?”
二埋汰不解的问。
“没什么,这名字起的好,听着就有前途。”
“是吗?”
二埋汰口中念了两遍“天景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