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课的时候我就好奇,你这孩子平常作业写到好,怎么一到考试就掉链子,按理来说不应该啊。好在这篇论文写得到位,是你的真实水平。”
燕棠捏着那一沓打印出来的答辩讲稿,高兴得手心发汗。
从诗集译稿评奖到毕业论文评审,一件事也许是巧合,两件事连在一起——是不是说明她能力真的还可以?
她一直都无法相信别人的赞扬,宁可相信那是错觉、是误解。
但现在,两个写在纸面上的成绩就这么摆在她面前,像是一盏明灯忽然在失路之人的身边亮起。
燕棠从学院一路往宿舍走去,脚步比那天离开出版社的时候还轻快。
舍友们都还没回来,她把包挂在衣柜前,在书桌边坐下。
每一届的优秀毕业论文只会选出三份,而另外两名入选的学生,一位考入了外交部,一位考研到了北京另一所外语类重点院校,是他们这届的佼佼者。
燕棠彻彻底底尝到了一次取得成就的滋味,难以形容那种感觉有多爽。
她忽然冒出了一个久违的念头。
燕棠在晚上打开了新世纪翻译出版社的官网,找到章叙慈主编的邮箱。
由于被崔平山打击严重,她之前基本没考虑过俄语专业的对口工作。
她现在稍微恢复了一点儿信心,猜想也许之前自己投简历没有回音,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没找到真正匹配自己能力的岗位。章主编对她的印象很好,又是郑琦老师的好朋友,也许可以试着问一下她出版社内部是否有合适的岗位。
燕棠在第二天就收到了章主编的回复邮件。
邮件里的用词温柔又得体,她都能想象出章主编说话的语气。可惜她并没有正面回复燕棠找工作的需求,而是约她再在出版社见一次面。
上次燕棠是带着任务来到出版社大楼,只见过会议室楼层,这回章叙慈带着她参观了一遍工作区域。
这里的内部格局要比互联网公司的更板正,角落里堆叠着图书,每个人的工位上除了电脑和加湿器、绿植这类小玩意儿,最多的也是图书。
章叙慈跟她介绍了一下出版社各个岗位的职责内容,随后带她回办公室坐下。
“我们出版社的招聘是有明确的硬性指标的,一些高成长性的岗位只开放给硕士生,或者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按照你目前的条件,应聘编辑助理、翻译助理一类的职位是没问题的,但在成长性和工资方面也许不会让你特别满意。”
章叙慈说得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那几个燕棠可以选择的岗位,工资交完五险一金,租完房已经不剩下几个钱。
她对燕棠没有考研这件事也有些意外,还建议她再考虑一下这件事。念硕士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学历,还意味着更好的平台、更多的资源,和更有价值的职场入场券。
五月初的天气,原本回升的气温又突然降下来,将燕棠的脑子又吹醒了。
她当初根本没有把考研这个选项放进考虑范围之内。
相比高考,考研的压力要更大,考前填写目标院校,还只能填一所,填高了很可能考不上,填低了上个普通大学又没意义,纯粹是多混两年,还不如直接工作。
但现在说这些都太晚了。
地铁四号线抵达中关村站,燕棠出地铁,一路走进俱乐部。现在是下班时间,许多白领会员都来上班课。
超子、红姐和王天铭这段时间在备赛,俱乐部又招了几个新教练,这段时间燕棠忙学校的事情,来得次数少,他们都不认识她。
燕棠顺着楼梯往地下一层走去,远远就看见了宋郁在跟选手们进行实战切磋。
他穿着一身黑色训练短袖和训练短裤,正跟唐齐复盘刚才从站立摔跤转地面控制的技巧,散装中文和英文拼凑起来,已经可以神奇地跟教练顺畅对话。
之前向官方申请和维克托排赛的结果已经下来了,时间定在六月初,在阿布扎比进行。
燕棠算了一下时间,她还可以跟他去那一场比赛,去看看阿联酋的风景。但那之后,等她完成毕业的手续,她在北京就没有留下去的理由了。
——集体户口要回迁,宿舍也不能再继续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