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谢瑾华却是个很擅长作诗的人。他随口一吟,便是妙句。
&esp;&esp;如果柯祺想取得好成绩,完全可以让谢瑾华多写一些诗,由他背下来,然后在考试时套用上去。而如果是先由柯祺自己写诗,再由谢瑾华帮他仔细修改,然后柯祺把修改后的诗背下来,这甚至都不能算是作弊了。这就好比是后世的学生在考试前猜了好几道作文题,他们按照猜的题目准备了作文,并且请老师帮忙修改过,如果他们最后真的猜中了,这能算是作弊吗?但柯祺却从未想过要这么做。
&esp;&esp;倒不是柯祺的道德水准真高到了那份上,而是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esp;&esp;“不叫你帮我改诗,绝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写得太烂了,怕污了你的眼睛。”柯祺信誓旦旦地对谢瑾华说,“再说,我不能让上位者觉得我太风雅……他们若觉得我风雅,我就得去书堆里熬资历了。”
&esp;&esp;谢瑾华觉得这都是借口。柯祺分明就是不打算在写诗这一块用功了!
&esp;&esp;乡试放榜那日,谢瑾华早早就命小厮去放榜处守着了。他还偷偷叫管家准备好了庆贺之物,只等柯祺高中的消息一传来,就立刻让全府的人都陪着高兴一回。二嫂庄氏身为管家媳妇,自然知道谢瑾华都忙了些什么,私底下对谢二说:“四弟为了柯祺……终于沾了一些烟火气,张罗得井井有条的。”
&esp;&esp;小厮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了,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esp;&esp;解元!
&esp;&esp;这完完全全是一种惊喜了。柯祺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拿下解元!
&esp;&esp;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意外。柯祺一直都是个聪明人,能吃苦,又有谢瑾华的提点,加上这次的考题不偏,拿下解元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柯祺的字写得相当不错,这是优势啊!
&esp;&esp;谢三嗷了一声,恨不能抱着柯祺举高高,问:“柯弟是不是也要六元及
&esp;&esp;陈老爷子之所以把柯祺叫到家里来,并不是想要在功课上给予柯祺某些指点,而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和柯祺亲近一下,最好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在为人处世上给予柯祺一点点引导。他当了一辈子的山长,从庆阳侯府那边来算也是柯祺的长辈,年纪更是足以当柯祺的曾祖了,他有这种心态不算拿大。
&esp;&esp;在这之前,陈老爷子并没有和柯祺见过面。但老爷子交际广泛,有关谢瑾华或柯祺的三两事总是能传到他的耳朵里来。他一直是欣赏这两位年轻人的。直到陈老得知皇上要召集天下名医这事由柯祺而起,他便有些放心不下了。他担心柯祺年轻人太过急功近利。若是过于锐气,总有天会伤人伤己。
&esp;&esp;所以,陈老才打算和柯祺好好谈一谈。
&esp;&esp;而陈老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番长者心肠,是因为他始终在怀疑着谢瑾华的身世。老爷子认为自己年纪不小了,不想在这事上寻根究底,于是只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却希望谢瑾华和柯祺能保护好自己。
&esp;&esp;再说谢瑾华的身世,陈老爷子隐隐有过一些猜测,但猜测始终都是猜测,他其实并没能掌握什么证据,也不打算把怀疑说出口。老爷子只是能够肯定一点,他坚信谢瑾华绝不是他的侯爷女婿生的。
&esp;&esp;谢侯爷年轻时是家中次子,世子之位轮不到他坐,祖宗基业轮不到他担,所以他才能在少年时离家去易风书院求学。陈老观其品行,将他收为入室弟子。谢侯爷这才能和陈家女儿青梅竹马地长大。
&esp;&esp;前朝末后的几十年中,官场倾轧十分厉害。那时是燕氏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当政,庆阳侯府也不知是惹了什么祸事,谢侯爷的父亲和兄长死得很是蹊跷,谢侯爷这才赶鸭子上架似的继承了整个侯府。
&esp;&esp;都说女婿如半子,因为谢侯爷是长在陈老爷子面前的,他这女婿和儿子也不差什么了。
&esp;&esp;陈老从不后悔把女儿许给了谢侯爷。虽然侯爷女婿后来续娶了,房中也有了小妾,但陈老见侯爷女婿是过了好几年才续娶的,又把他女儿留下的一双子女都安排得很是稳妥,心里便没有什么不满。
&esp;&esp;谢侯爷现有一妻一妾。那妾起初是张氏在连生了三个女儿觉得生子无望后用来借腹生子的。
&esp;&esp;时代不同,人们的很多观念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