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怎么看待二次复出的决定?
你还想不想再冲击一次冠军?
亦或者,只是想在球场上随便玩玩,告诉联盟里的年轻人和场外球迷,老去的乔丹也不过如此?”
方星河像是一个魔鬼,洞察人性,随口一语都是穿刺和诱惑。
乔丹脸上流露出一抹疲惫——不是因为消耗,而是因为期望。
期望值太高,便是这样。
而最荒谬的事情是什么?
丹子的期望值,是被方星河拔高的。
夸梅不香从未做到的事,方星河用一次试训就做到了。
现在没有人知道方星河能在正式比赛中传出什么样的好球,但是很多篮球专家都相信,以方星河的突投结合能力,只要具备控卫的平均传球素养,就可以极大地改变一支球队的进攻火力。
“那么……”
再次沉默良久后,乔丹终于松口。
“你准备打什么战术?”
方星河精神一振。
在现实的逼迫下,也因为方星河的乱入,丹子承担了比前世更重的压力,也生出了比前世更加旺盛的野心。
他不得不让步,不得不听取方星河的意见。
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开始。
方星河忽然觉得,拿一个NBA总冠军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184公分的他在单挑中真的不是最强,再怎么加体质也打不赢杜兰特和比斯利,这不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是篮球世界的基本法——2米10的前锋哪怕动作速率慢三拍,也能依靠身高臂展轻取胜利。
可是在正规比赛中,他甚至不需要太多挡拆就能撕碎对手的防线,进而传出一记好球,为队友创造出简单的进球机会。
方星河不在乎是谁将皮球最终投进,反正他会以最华丽的方式来完成突破和组织,世人们必将歌颂他,这就足矣。
与其做一个2米10的进攻端超级大杀器,不如做一个1米84的华丽指挥官,以常人身高,超人外貌,积累最大规模最深迷恋的粉丝群体。
进而,为自己的影视作品反攻欧美市场做出最完美的铺垫。
这就是他的远期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争取到乔丹的配合。
所以他极其郑重,全盘描述了自己对球队战术的创造性构思。
“进攻端,我们分成两种模式。
一种是阵地战,我们打强力突破分球体系。
我准备依靠个人能力强行冲击篮筐或吸引多人包夹,然后精准分球给外线空位射手。
汉密尔顿是一个非常好的终结人,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创造出合适的进攻机会,你将承担起二传和攻坚的任务,让汉密尔顿始终保持高强度跑位来进行策应。
一种是运动战,我们打防守反击,我会在三分线附近进行延误式防守,随时准备利用速度起反击。
惩罚对手每一次不够谨慎的投篮,逼迫他们不得不消耗更多的进攻时间,减少对手速度型后卫的进攻参与度,最终实现减少攻防回合的目标。
这样可以为你节省大量体力,而且反击也不需要你的参与,我和汉密尔顿跑起来便足够。
在防守端,我们常规时间打有限换防体系,关键时刻打你最熟悉的高强度夹击。
整体思路是牺牲一定的防守强度,换取更容易发起反击的有利位置,用我的高机动性来保证反击成功率大于对方的进球效率。
所以我的防守位置基本保持在弧顶附近,汉密尔顿被隐藏在底角,你需要肩负起弱侧换防和内线协防两项重任。
直到决胜负的关键期,我发挥高机动性,你发挥防守经验和压迫力,我们共同夹击持球人,争取在第三节一举打崩对面。
然后你去保养身体,我去休息,这是我们两个老弱唯一能够走到总决赛舞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