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禽费粮食,村里的每户都不会养特别多,基本上都是养三五只就够了。
一年下的蛋也不会很多,攒起来,隔三差五吃一顿,也算是开荤了。
公鸡这种,隔一年、两年就杀了,也算是过了个好年。
像胡家养了十来只鸡、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基本都是余粮户才会养这么多。
让团圆饭也能吃得丰富些。
胡家也是因为每年三房和五房的人要回来。
养来充门面,最主要的还是拿来招待三房五房。
而家里今年有九只鸡、鸭,完全是意外。
她也没成想从杨家带回来的鸡、鸭,都活了。
又是一大笔粮食支出。
还好有五个都是下蛋的,过年再杀俩公的,这样也能省些粮食。
“问问不就知道了。”
胡林此时心里已经有计划。
“只要他们对外收鸡蛋,我就有法子让他们收我们这不多的鸡蛋。”
她不知道现在国内有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家禽,但以她现在所知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可能。
那么肯定是供不应求,偏远地区,应该是一半等上面分配,一半向当地收购。
再说,即使现在消费水平不行,但鸡蛋这种营养又比吃肉便宜得没边的物品,更是紧俏才是。
只是不知道,供销社和国营饭店,都是上哪儿进的货。
还有这是在北方,普遍都离京都近,也有可能等国家分配就够了。
要是这样,那她也只能说一句时运不济。
“行吧。”
李爱花听到闺女胸有成竹的语气,便不再继续否认了。
“那明天我们要带着鸡蛋去吗?还是先问好,回头再带着鸡蛋去?”
“当然是带着一起去了,打铁要趁热。
口头约定,又不是签了合同。
万一等我们回头带着鸡蛋过去,人家又不认账了,我们也拿他没法子不是。”
说起来,胡林想起了两年前去县城时,在供销社瞧见的售货员的态度。
一想到,要和他们打交道,胡林就蹙起了眉头。
“行,听闺女的。”
李爱花点点头。
吃完饭,李爱花让胡林试了试做好的衣服,看有没有哪里需要改的地方。
两人起了一大早。
吃完早饭,李爱花喂完鸡鸭,两人就拎着二十个鸡蛋,坐着牛车上县城了。
牛车上,胡家四房的几个孩子也在。
二房的胡富自从考上大学后,到现在还没回来过,只有书信来往。
胡富每到钱不够的时候,就给家里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