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匈奴人真这么想,那他们不就等同于主动送上门的菜吗?”
说到这里,常建新又想到了什么,继续道:“而且左冯翊郡城内的匈奴守军算是倾巢而出了吧?就算城内还留有一些人,怕也都是老弱病残,一两百大唐精兵,凭借普通云梯估计都能强行破城!”
“虽然大唐一路直扑长安城,懒得在所路过的各郡县城池浪费时间,但如果一座郡级城池已经是空城,那么分几百人过去顺手拿下来,也是一件好事。”
刘绍脸上也露出笑容,认同道:“您说得对,我这就针对性做出安排。”
接下来,刘绍传令众将到中军大帐商议,怎么样一口把正从左冯翊郡过来的一万匈奴军队吞了,同时把左冯翊郡城拿下来。
大唐军队在这个位置宿营,而左冯翊郡的一万匈奴军队从四十多里外的郡城连夜行军过来。
由于夜晚行军多有不便,走四十多里比白天走七十里都还要累。
就算左冯翊郡的匈奴军队能赶在天亮之前杀到,那么大半个夜晚也已经过去了。
届时唐军士兵休息了大半个晚上,精神充沛,体力充足,左冯翊郡匈奴军队则是相当于白天近乎急行军的走了七十里左右,身心俱疲。
唐军不仅以逸待劳,还大半都是精锐骑兵,作战的时候骑着战马作战。
实力对比方面肯定毋庸置疑,唐军绝对碾压左冯翊郡的一万匈奴军队。
需要考虑的只是怎么让左冯翊郡一万匈奴士兵一个都别想跑掉。
“布好口袋阵,等左冯翊郡匈奴军队自己一头扎进来,全歼左冯翊郡匈奴军队以后,陈哼你从所部第三骑兵军团抽调三个队,总共六百多骑,带着匈奴左冯翊郡守的首级,前往拿下左冯翊郡城,拿下城池以后就地驻守。”
刘绍很快做出决策,他连下多道命令,给各军团布置具体的任务。
……
距离唐军宿营位置二十多里。
匈奴左冯翊郡守与一万匈奴军队还不知道,他们自出郡城的那一刻,所有动向就已经在唐军斥候的监视之中。
匈奴左冯翊郡守倒不是真觉得自己此次趁夜去突袭唐军临时营地有很大成功率,只不过面对匈奴伪帝刘熙的圣旨,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赌一赌。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祈祷此次突袭能够成功。
距离唐军临时营地越近,匈奴左冯翊郡守也不可避免心里越紧张。
为了在突袭之前了解唐军虚实,匈奴左冯翊郡守也派两队有战马的匈奴士兵前出,悄悄到唐军营地附近观察情况。
当然,夜晚不仅步卒行军不便,骑兵同样行军不便。
而且为了避免提前惊动唐军,前出探查消息的匈奴骑兵数量不能太多,还不能太光明正大的策马在路上狂奔,尤其是距离唐军营地十里以内的时候。
匈奴左冯翊郡守并不是真傻,他不会认为唐军不在营地附近部署警戒哨。
想要在发动突袭之前先摸到唐军营地附近观测一番,必须小心谨慎。
种种限制之下,匈奴左冯翊郡守派出去的两队匈奴骑兵小队,与后方主力部队相距也就不到十里而已。
估计等他们探查到消息,再把消息反馈到匈奴左冯翊郡守手上,匈奴主力部队距离唐军临时营地估计也只有五六里而已了。
匈奴左冯翊郡守这个举动处处都透着‘傻’,他心里明显在自己骗自己,怎么可能他一万主力部队彼时距离唐军临时营地仅数里,却不会被唐军警戒哨察觉。
他就是下意识认定不会被唐军警戒哨察觉,又或者说他就是硬着头皮完成此次既定的突袭,所有安排都只是基于‘想当然’。
事实上,唐军的口袋阵就是在距离营地十里以内的范围布置,并不是等匈奴军队冲进营地里才是口袋。
毕竟直接让营地做为战场的话,厮杀过程中将不可避免损坏大量物品。
区区一万长途奔跑而来,精神疲困的匈奴士兵,可不值得唐军牺牲营地里的大量帐篷等物资。
两队探查消息的匈奴骑兵小队,还没有接近唐军营地,就被隐藏在暗处的唐军全歼,过程非常快,且无一名唐军士兵伤亡。
匈奴左冯翊郡守带着一万匈奴军队赶在距离天亮还有一个半时辰,来到距离唐军临时营地大约五六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