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刘熙与匈奴汉赵伪朝各文武百官这边怎么商议。
唐军方面。
在刘熙与匈奴汉赵伪朝各文武百官得到消息的同一时间,唐军过路万年县附近,即将渡过泾河,且距离长安城只还有一百八十多里。
还真就如同匈奴汉赵伪帝刘熙胡思乱想的那样,唐军距离长安城已经不到二百里。
“准备过泾河,斥候尽量散开警戒,防止敌军趁我大军过河之际突袭。”刘绍向全军下达命令。
虽然泾河结冰,大军可以直接踏着冰面过河。
但冰面毕竟空旷没有任何遮掩,且很滑,将士们需要小心缓慢跨过冰面。
一旦有敌军趁机突袭阻击,哪怕只是小股敌军,大军匆忙应对,也很可能出现不小的伤亡。
不管怎么样,兵凶战危,只要是战争,纵然己方有绝对的实力,也必须小心,总之小心无大错!
长安城,自从第一个消息传到,后面便陆续有消息传来,有时候半个时辰,有时候一两个时辰就会再传来一个消息。
“什么,唐军一路上不攻打任何城池,全部绕过直扑长安城而来?”匈奴汉赵伪朝的太尉满脸震惊。
太尉乃武将最高阶,能爬到这个位置,纵然是一个已经腐朽的王朝,那也至少有些带兵打仗的经验。
他从来没有遇上过这种事情,完全脱离军事常识,根本就是在冒险。
不拿下一路上的各郡县城池,如何保证粮道安全?而粮道可是一支军队的生命线,再强大的军队,没有粮道的话,也容易不战自溃。
况且不拿下一路上的各城池,岂非孤军深入,就不怕遭到四面八方围困,全军覆没吗?
谁人能有这种胆色,一个出色的统帅又岂敢有这种胆色,这是拿全军上下的性命开玩笑,纵然统帅自己有这种胆色,下面的中下层将领,以及普通士卒也都不是傻子,不怕出现军心动荡吗?
“率领唐军的是谁?”太尉询问传递消息的人。
匈奴汉赵伪帝刘熙也看向这个人。
“回陛下,回太尉,唐军打出的是唐国太子刘绍的旗号!”此人回应道。
匈奴汉赵伪帝刘熙与太尉都震惊的瞪大了双目,一国太子安敢如此冒险,岂不荒唐!
如果是正常情况,刘绍这种举动确实荒唐,以大唐的实力,也完全没必要这样来赌博冒险。
不过刘绍有常建新在背后直接提供粮草后勤,不存在粮道不济的情况。
纵然出现什么意外,唐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其余步卒也有马匹代步,只要存余数日粮草,也足以从容退回已经被大唐攻占的夏阳城。
同时唐军硬实力足够强大,不怕匈奴汉赵军队从各郡县出城包围。
甚至刘绍巴不得各郡县的匈奴汉赵守军主动出城过来围困大唐军队,届时大唐军队正好可以在野战之中一战全歼所有匈奴汉赵伪朝的军队。
……
当唐军过路左冯翊郡城,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足一百六十里的消息传到长安城,匈奴伪帝刘熙人都红温了,又气又惧。
“罗世虎他在干什么,怎么不出兵阻止唐军,难道要看着唐军直接杀到长安城下吗?朕看他不是虎,他是条狗,无能懦弱的废狗!”刘熙张口大骂,已经顾不得有损自己‘皇帝’的形象。
“去,命令罗世虎倾左冯翊郡之兵前往拦截!”刘熙思考不考虑便下达这个旨意。
“陛下,万万不可。”太尉出来劝谏道:“左冯翊郡城内只有九千多守军,绝不是唐军的对手,不如等唐军到长安城以后,我们固守长安城的同时,再让左冯翊郡、右扶风郡等各郡县守军过来勤王,从背后夹击唐军。”
“唐军长驱直入,必无法随军携带多少粮草,只要长安城能守十天,唐军肯定粮草耗尽,不战自溃呀!”
太尉不算什么名将,他更多凭借自己是刘熙皇后的父亲,以外戚的身份,加上早年曾带两万兵马镇压羌氐,立过一次不大不小的战功封的太尉。
可他毕竟有一定的军事经验,也勉强算是会带兵打仗,看得出唐军这般长驱直入的致命弱点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