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只看到两千骑兵围城,夏阳城内敌军投降的概率只有五成,那么看到近七千骑兵围城,投降的概率便至少增加一成。
至于说所有唐军都到夏阳城下去围城,那倒是不必。
因为接近七千骑兵已经足以让城墙上的敌军守军士兵一眼看不到边际了,再多军队过去,在城墙上敌军守军士兵眼里,也同样是一眼看不到边际而已。
“末将尊令!”
第四骑兵军团长曹茂领了命令,拿上匈奴主将的首级,带着所部骑兵直奔夏阳城。
夏阳城。
这座春秋时期秦国所建,专门守卫这段与河东郡相连,冬季会完全封冻的黄河段的城池。
城内有三千两百一十多名匈奴守军士兵,早在两千唐军骑兵过来围困的时候,便吓得城内一片大乱。
另外,唐军击破城外匈奴军营,追杀溃逃出军营的匈奴败兵,有一些匈奴败兵便逃窜到夏阳城附近,虽然因为城外围了唐军骑兵,他们进不了夏阳城,但夏阳城墙上的匈奴守军士兵却能看到一些溃逃的匈奴士兵,以及这些匈奴士兵被唐军骑兵围追堵截的一幕。
换句话说,其实夏阳城内的匈奴守军已经猜到了城外拥有两万匈奴士兵的军营被唐军击破的事情,只不过还没有完全确定。
当曹茂率领第四骑兵军团的近五千骑兵抵达夏阳城外与原先围城的两千骑兵会合,近七千唐军骑兵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夏阳城墙上很多匈奴守军士兵已经吓得脸色发白,四肢发颤。
当城外军营匈奴主将的首级被一名唐军骑兵快马冲到城下,借助战马的冲力惯性,猛力扔到了城墙上。
“军营匈奴主将已死,我大唐太子殿下令你等速速打开城门投降,否则一旦破城,鸡犬不留!”
几名唐军士兵齐声大喊,恐吓城内匈奴守军。
夏阳城内的匈奴守军将领,自然不是什么抵死之辈,一则完全没有信心能守住城池,二则也是怕死。
大唐大肆杀戮诸胡人口,且不留胡人俘虏的消息并没有传遍天下,至少关中匈奴人都还不知晓,况且刘绍命令射进城内的劝降书,承诺只要投降,便会留守将性命。
到底是已经属于王朝末期,胆小怯懦,无能之辈占大多数。不像羯赵那种刚刚创立基业的王朝初期,创业的第一代都比较有勇气有智谋不那么怕死。
最终,在大唐军队的兵威之下,在刘绍书信的劝降之下,夏阳城匈奴守将没有让刘绍失望,他选择了打开城门投降。
……
消息传到城外原匈奴军营中军大帐,刘绍大喜。
“好,好,太好了,传令全军进入夏阳城休整一个时辰!”
城外一万一千零几十名俘虏,以及唐军本身的近四百名伤兵,肯定都要安置在夏阳城内,好让大军主力能轻装进军。
而至于夏阳城内的三千两百一十多名俘虏。
夏阳城匈奴守将有刘绍亲笔书信承诺留其性命,自然便不会杀他,不过其他匈奴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刘绍下令将俘虏之中明显匈奴人发髻,且不会说汉语的挑选出来,押到城外偏僻位置处理了。
由于夏阳城是城池,寒冬之下,平时生活条件比城外军营舒服得多,匈奴本部士兵都更喜欢待在城内,因此城内这三千两百一十多名俘虏之中,匈奴人占比远比城外军营高。
足足挑选出了一千三百五十五名匈奴本部士兵,只剩一千八百六十二名‘汉兵’。
最后,城外俘虏与城内剩下的俘虏加在一起,有一万两千九百三十多人。
虽然最后剩下的这些俘虏都是经过挑选的‘汉兵’,但刘绍却也不可能立刻信任他们,认定他们不会捣乱,要看守这么多人,留守在夏阳城内的唐军士兵数量便不能太少。
经过思考,刘绍决定留两千身上没有伤的唐军士兵,连同近四百伤兵在夏阳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