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叶是1978年3月份回到京城的。
她以插队知青的身份,参加了高考,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王柳叶插队的时候,知青点有一个女知青,和她是初中同学。
插队的地方条件很差,吃不饱是常态。
两个姑娘相互扶持,关系亲密。
后来,初中同学不知道怎么就怀了孕。
孩子的父亲是谁,别说其他人了,就连王柳叶都问不出来。
艰苦的环境中,那姑娘默默挺着肚子咬牙硬捱,直到77年农历春节。
当时知青点的人,全都回家探亲去了,只留下王柳叶陪伴照顾那个怀孕的姑娘。
这姑娘身子太笨,路上不好走,估摸着也不乐意让家里头知道她插队的时候怀了孩子。
入了腊月没几天,那姑娘就发烧了。
缺医少药的地方,王柳叶寻了好久,求回来的药,也没能让那姑娘好起来。
实际上,那姑娘的身体早有预兆,只不过平时谁也关注不到,因为她自打怀上孩子,一直都病恹恹的。
一直熬到了正月十五,王柳叶瞅着那姑娘实在是不成了,再放着不管就得丢了小命。
当时那个已经快要临盆的姑娘,每天清醒的时候都没多少,整个人一直在发烧。
被褥都湿透了,人也是迷糊的。
王柳叶弄点汤水,都得撬开了牙才能灌进去。
实在没辙了,王柳叶去支书家里求。
求大队派个马车,把人拉去公社卫生院,再不管,就得一尸两命了。
可那年月,支书也不乐意管这破事。
对,就是破事。
那姑娘本身的成分就不好,又莫名其妙怀了孕,死活不说孩子的父亲,在插队的地方,十里八村都知道她那‘破鞋’的名声。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整个村子都受连累,影响名声。
要是本村的人,那没啥可说的,自己村子了的姑娘没管教好,赖不了别人。
可这是插队来的知青,凭白败坏一个村子的名声,人家支书乐意管才是邪门呢。
王柳叶虽然一直照顾那个怀孕的姑娘,可她平时为人好,又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人家支书也不愿意把话说的太明白。
只说整个大队,就那么一匹驽马,一辆大车,得用的地方太多,抽不出来。
后来见王柳叶依然不依不饶的,只能挑明了。
这姑娘成分不好,名声又差,即便送去卫生院,人家也不会管的。
要不然,咱还是别瞎折腾了,全是她自己选的命。
王柳叶心善,温和,待人真就是没的说,可这不代表她性子软弱。
相反,她性格里面是有韧性的。
见支书不松口,王柳叶就跪在门口求。
支书寻思着,这正月大冷的天,京城来的姑娘家,能跪多久?
硬撑着没搭理。
结果王柳叶愣是跪了五六个钟头!
人心都是肉长的,村子里的人瞧见了,都站在不远处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