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还没到来,等到了最繁荣的年月,那各种经典影片能用井喷来形容。
张红旗脑子里有印象的香港电影真就不少,别的不说,单单维持刘浩编剧身份,足够使了。
可正经来说,一个沈阳来的票证贩子,一头扎进香港电影圈子,酷酷往外扔剧本,多少有点匪夷所思。
而且,给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这档子事,全都是王先农自说自话的。
就连刘浩都觉得,不太靠谱,对方大概率是在说场面话。
张红旗也是这么个看法。
刘浩临走的时候,跟张红旗交代了,说是马晓玲父母挺满意他眼下这个编剧的身份。
甚至有意把马晓玲也调动进北影厂,只不过俩人商量之后,给拒绝了。
香港电影不靠谱,还得是内地能拍能上映的剧本才行。
张红旗是真想帮刘浩,所以浩哥走了之后,他就开始琢磨,能不能弄一个拍完,刘浩这辈子都能待在电影厂的剧本出来?
实际上,张红旗这纯属是想岔了。
就牧马人这个电影来说,足够刘浩和王先农在电影行当里混吃混喝一辈子了。
这年月,好些人凭着一首歌,愣是一辈子都不缺吃喝,更别提电影了。
说白了,还是马晓玲父母的肯定,让张红旗和刘浩一样,多少有点紧张了。
事关浩哥一辈子的幸福,张红旗决定仔细琢磨琢磨,务必挑一个能让刘浩这个编剧的身份彻底稳如泰山的故事出来!
有道是关心则乱。
张红旗也没想到,刘浩将来能够凭借他讲的‘故事’,在行业内获得多大的声望。
刘浩故意装作兴冲冲的模样,赶回北影厂。
和上次讲牧马人全程口述不一样,这次占了林彩英的光,张红旗不但把剧情给讲了一遍,更是把林彩英手写的那些要点啥的,全都一气给了刘浩。
这就给了刘浩一个印象,张红旗对这个故事很看重。
换个说法,就是说,张红旗对这个即将写出来的剧本很有信心。
虽然内心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半个业内人士,但是,刘浩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他选择信任他自己个儿认证的电影天才,张红旗同志!
“不是,刘浩,这故事……咋说呢,人家香港那边,真能看上?”
和张红旗猜测的一样,王先农一边看着手写的要点啥的,一边听刘浩讲述整个剧情。
听完看完之后,王先农觉得这玩意过于简单了。
甚至说,在王先农看来,这所谓的剧情太过幼稚,天马行空啥的,倒也没咋看出来,反正跟他看过的那些香港电影,也不是一回事。
王先农的反应,更加让刘浩信服自己的判断。
我就说张红旗是电影天才嘛,你瞅瞅你瞅瞅,人家连王先农的反应都料到了昂!
“王老师,你忘了牧马人是咋来的了?”
“可牧马人,和这个它不一样昂!”
“香港电影公司,和北影厂也不一样。”
“不是,刘浩,你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是说你这个想法不好,我就是觉得,咱们第一次和人家香港公司合作,那啥,太儿戏了不太好。
这个,万一要是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那咱俩就老老实实待在北影厂,改完了剧本等着跟拍摄组一块去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