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开局气死了李世民 > 第238章 罪证(第2页)

第238章 罪证(第2页)

那冰冷的囚车,那触目惊心的刑具,那枯死的稻禾,还有赵元朗等人如同被抽去魂魄的惨状,构成了一幅与方才王道、牧民的慷慨激昂截然相反的、血淋淋的图景。

广场上狂热的氛围瞬间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和弥漫开来的惊疑不定。

士子们脸上的激愤潮水般褪去,露出底下的茫然与无措。

他们看看高台上德高望重、引经据典的孔颖达,又看看台下那沉默却散发着血腥味的铁证,眼神在空中交汇,充满了混乱和挣扎。

“那…那些是真的吗?”

一个年轻士子声音发颤,指着那些沾染污血的罪证,脸色苍白。

“清河崔氏…他们不是诗礼传家、仁德着于乡里吗?怎么会…”

“私设刑堂?草菅人命?这…这和我们刚才听的…”

“难道太子殿下杖责官员,是因为…?”有人开始将两件事隐隐联系起来,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到孔颖达身上,只是这一次,目光里不再是纯粹的崇拜和狂热,而是掺杂了审视、怀疑和寻求答案的急切。

他们需要一个解释,需要他们心中的“大儒”来弥合这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血腥的裂痕。

高台上的孔颖达,在杜荷发声的那一刻,面色也是微微一僵,但旋即恢复如常。

他感受到下方投来的无数道变得复杂的目光,心中虽惊怒交加,但数十年的修为和诡辩之能让他瞬间稳住了心神。

他向前迈出一步,宽大的衣袖在微风中轻拂,依旧保持着那份超然物外的气度,仿佛眼前冰冷的囚车和血证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

他清咳一声,那奇特的、带着穿透力的声音再次响起,试图压下现场的骚动和质疑:

“肃静!”

声音不大,却成功让嘈杂的议论声低了下去。

孔颖达目光扫过囚车和物证,脸上非但没有惶恐,反而浮现出一种悲天悯人般的沉痛,他摇了摇头,语气沉缓而带着深深的惋惜:

“诸生!尔等年少,易被表象所惑,易因一二惨状而动摇心志!此乃仁心,亦是稚嫩!”

他巧妙地将对方的铁证定义为“表象”和“一二惨状”,先肯定了士子们的“仁心”,实则轻描淡写地将问题的严重性抹去大半。

“世间确有不幸,地方偶有恶吏豪强,欺压良善,此乃历朝历代皆难以根绝之痼疾!老夫闻之,亦心痛如绞!”

他先是承认了现象的存在,甚至表达了共情,以此拉近距离,显示自己的“公正”。

但紧接着,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再次拔高,目光变得锐利,直指杜荷和囚车背后的东宫:

“然则!此等地方弊政,个案冤屈,岂能归咎于‘世家’二字?岂能以此否定‘贤臣牧民’之古圣王道?

岂能成为储君践踏国法、杖辱大臣、动摇国本之理由?!”

此言一出,他便成功地将话题从清河崔氏具体犯了什么罪,偷换成了是否该因个别案例否定整体制度,并将太子的行为重新定义为践踏国法!

“太子殿下查处青州案,若证据确凿,依唐律明正典刑,老夫第一个拍手称快!为国除奸,乃储君本分!”

孔颖达先是假意肯定,旋即图穷匕见:“然则!程序安在?法度何存?”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