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倒霉地遇到了魏云舟。
魏云舟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反问道:“穆兄,你打算去哪里读书?”
“我要去金陵书院读书。”
魏云舟面露惊讶道:“你要去金陵书院读书?”
“我一直在金陵读书,去年才从金陵回来,参加咸京城的童试。”
穆楚笑道,“我外祖家在金陵,我从小身子不好,一直养在外祖家。”
“原来如此。”
“魏公子你打算去哪读书?”
穆楚刚说完,想到魏云舟的二叔曾在崔家读书,面露羡慕道,“魏公子你应该会去崔家读书吧。”
“家里的长辈是有这个想法。”
“看来,三年后的乡试,我又要输给魏公子你了。”
穆楚满脸惆怅地说道,“这次童试次次输给你,我心里还有些不服气,想要在乡试上赢你,现在看来又要输给你了。”
“穆兄,那可不一定,据我所知金陵书院是江南最好的书院之一,并不比崔家书院差。”
唉,如果不是魏国公府发生这么多糟心事,目前还处于险境中,崔家书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他要去金陵调查废太子的人和赵楚两家的人,只能去金陵读书。
“三年的乡试,我们再一较高下。”
“魏公子爽快!
三年后的乡试,我们再一较高下。”
两人正说着,就见三位学政进来了,忙向他们行礼。
“学生见过三位学政大人。”
“各位廪生请起。”
“谢学政大人。”
“各位也请坐吧。”
沈大学士今日非常和蔼,完全不见考招复时的冷脸。
“谢学政大人。”
等二十位廪生坐下来后,见他们非常拘谨,潘县令满脸温和地说道:“各位,我们三人长得不吓人,也不会吃你们,所以你们不用这么局促。”
潘县令的这句玩笑话让在场不少人都笑了出来,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你们就把我们三人当长辈,有什么想问的就问,有什么想说的就说。”
潘县令长得面善,他这么一说,又让在场的廪生们放轻松了些。
“我们能告诉你们的,定会告诉你们。
不能告诉你们的,自然不会说。”
沈大学士捋着胡子,笑眯眯地说道:“今天就当是聊天。”
大理寺左寺丞也说道:“如果你们中有对大理寺感兴趣的,可以问我关于大理寺的事情。”
他说完,目光灼灼地看着魏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