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赵叔陷入深深的思索时,织女小跑两步,轻盈地来到牛郎跟前。她从怀中掏出一块粉色泛着光泽的丝巾,小心翼翼地为牛郎擦拭着满脸的污渍。她的动作温柔而细致,仿佛每一丝尘埃都不容放过。牛郎在她的照顾下,清秀的面容逐渐展现出来,那曾经被尘土覆盖的英俊脸庞再次熠熠生辉。
然而,令赵叔更加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发生了。那块粉色的丝巾,在擦拭过牛郎的脸后,竟然还像刚掏出来时那样整洁而泛着光泽,仿佛没有使用过一般。那牛郎满脸的污渍,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干净的面庞。
赵叔瞪大了眼睛,心中充满了疑惑。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但眼前的景象却清晰地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忍不住看了看织女手中的丝巾,又看了看牛郎干净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惊奇和好奇。
就在这时,牛郎径直走到赵叔跟前,礼貌地问道:“大叔,我们能在这里歇歇脚吗?”他的声音温和而诚恳,仿佛没有任何杂念。
赵叔的双眼微微眯起,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作为村里的族长,他习惯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用他那能说会道的嘴巴解决各种矛盾。但今天,他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仿佛被一团浓雾笼罩,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
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十分不安。他试图集中注意力,想要找出这种恍惚感的来源,但无奈的是,他的思绪却像一团乱麻,怎么也梳理不清。
他回想起织女递给牛郎的那块粉色丝巾,那块丝巾仿佛拥有魔力,瞬间将牛郎脸上的污渍擦拭干净,而丝巾本身却毫无变化。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他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事情。
他摇了摇头,试图将这种荒诞的想法甩出脑海。但无论他如何努力,那块粉色丝巾的影像总是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智,是否真的出现了幻觉。
赵叔回过神来,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一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赵叔满脑子的问题,刚想问他们是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时,牛郎扶着织女坐到离赵叔不远的石墩上,说道:“我们是从狄道城来的,我内人可能快生产了,可能要在村子里呆上一段时间,不知道方便吗?”
赵叔惊愕地望着牛郎和织女,心中涌起一阵疑惑。从狄道城到他们这个偏远的村子,即便是快马也得跑上十几天。而眼前这两个人,却是骑着牛来到这里,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究竟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艰难的旅程的呢?
赵叔刚想开口询问,却看到织女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她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轻声对牛郎说道:“亥哥,我还能坚持,我们再往前走吧。”
这时,赵叔才突然醒悟过来,他的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担忧。他深知那片荒芜之地的危险。他不想再让这对看似柔弱的夫妇去冒那个险,毕竟织女此刻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虚弱。
“别,再往前走就是大片的戈壁了。”赵叔的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和关心,“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旦迷了路,后果不堪设想。看你的身体也走不远了,还是先住下休息吧。”
说着,赵叔抬手往村角水井旁的茅草屋一指,继续说道:“那间茅草屋是空的,你们可以暂时住在那里。虽然简陋了些,但胜在干净通风,应该能让你们暂时安顿下来。”
织女坚决地摇着头,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坚定。她轻声道:“不了,牛郎,我们不能再继续留在这里了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的事。”
牛郎深情地凝视着织女,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关心。他紧握着织女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东桥,先留下来吧。你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了,再这样走下去,我真的担心你会出问题。我们不能冒险,你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
织女感受到牛郎的关心,她微笑着看着他,试图安慰他:“亥哥,你不用担心我。我虽然有些疲惫,但还能坚持得住。你小看我了,我没事的。”
赵叔,这位村子中备受尊敬的老人,已经五十有余。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故事。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沉稳。作为村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他对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家每一户都了如指掌。他的经验和智慧使他成为村民们心中的指路明灯,每当有困难或疑惑时,大家都会向他寻求帮助和建议。
此刻,赵叔正不慌不忙地从一只古朴的陶壶中倒出一碗温水。他的动作缓慢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种仪式。他双手捧着碗,递给了牛郎,语气中带着关切和担忧:“牛郎啊,你们为何会从繁华的狄道来到这里呢?我们这里条件艰苦,实在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你们。而且,你们要是离开这个村子,前面就是一片茫茫的戈壁。我听说,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走出那片戈壁,更别提有人从那边来到我们村子了。所以,你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织女接过牛郎递过来的水,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又递给了牛郎。她的脸上带着柔和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谢谢大叔,不用担心我们,我们歇歇就会离开的,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赵叔一听牛郎和织女打算继续深入那片渺无人烟、布满豺狼虎豹、满是妖魔鬼怪的无人区,心里不由得更加着急。他深知那片区域的险恶,即便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未必能够安全穿越,更何况他们还是孤男寡女。这无异于往火坑里跳呀!
赵叔不自觉地握紧拳头,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担忧:“你们这样做,怎么会说是给我们添麻烦呢?我们村子地处偏远,祖辈们也是为了逃避战乱才来到这里定居。你们能千山万水来到这里,也许就是天意,是缘分。正因为前方已经无路可走,我们才选择呆在这里。可你们却要再往前走,这让我怎能不担心呢?”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诚恳和关切,仿佛是在劝诫自己的儿女一般。
织女准备站起身说些什么的时候,腹部突然传来一阵剧痛,仿佛有什么力量在里面搅动。她不由自主地弯下腰,双手紧紧捂住肚子,脸上的表情痛苦而扭曲。牛郎看到这一幕,立刻紧张地站起身,伸出双手扶住了她,急切地问道:“东桥,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织女尝试说话,但疼痛让她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她的脸色由原本的苍白变得潮红,细密的汗珠从额头滑落,与她的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赵叔见状,立刻意识到织女即将分娩。他经验丰富,知道这时候需要迅速而冷静地处理。他急忙说道:“快生了,快扶她去井旁那间茅屋去。”他的声音充满了紧张和急迫,仿佛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
牛郎在这一刻,心中如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他瞬间明白了赵叔的话中之意。他急忙对赵叔行了一礼,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然后迅速转身,稳稳地扶住了织女,向着井边的茅屋快步赶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告诉织女,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在她身边,守护着她。
与此同时,赵叔也没有闲着。他急忙走出凉棚,小跑着来到接生婆家门口。他深知时间的紧迫,因此他大声地呼唤着:“柱子他娘,快来呀,有人要生了!”他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带着一种急切和期待。
接生婆,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妇人,此刻正在家中的厨房里忙碌着。她名叫林婆婆,是村里拥有丰富的接生经验和精湛手艺的接生婆。这天,阳光明媚,村子里宁静而和谐,林婆婆像往常一样准备为家人做午饭,锅里的水刚要烧开。
突然,她听到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唤声,这让她不禁感到有些惊讶。村里人口不多,谁家有个风吹草动,她这个接生婆都会第一时间知道。然而,今天这呼唤声却让她感到一丝茫然,因为据她所知,村里并没有哪家媳妇即将临盆。
林婆婆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门口查看情况。只见赵叔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外,额头上满是汗珠。看到林婆婆出来,他急忙上前拉住她的手说道:“快走,林婆婆,有人要生了。”
赵叔的话让林婆婆感到更加惊讶。她疑惑地看着赵叔,想要问个明白。然而,赵叔却没有时间解释,只是催促她尽快前往。看着赵叔焦急的神情,林婆婆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她立刻跟着赵叔匆匆赶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