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外,崔子路正在焦急等候。
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就看到四个同样穿着蟒袍的人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三弟(三哥)好久不见!”
崔子路一怔,他们怎么会过来。
崔子路虽然不解,但还是还礼。
“中仁见过大哥,二哥,六弟,八弟。
不知几位兄弟今日怎么一同来了这御书房,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来人正是崔子路的几个兄弟,乃是现在最有希望继承未来皇位的四位皇子。
大皇子,崔子悯,字中正,乃是皇后所生,嫡长子,已经年近五十。
才学尚佳,处事机敏又不失稳重,甚是得到朝中大臣的认可,被认为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
不过,随着皇后崩逝,大皇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反而是的朝中许多官员认为,虽然大皇子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能力上,都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年纪太大了。
按照承平帝这个活法,等大皇子崔子悯继位,估计没有六十,也近五十了,还能当几年皇帝。
所以,反而使得他的簇拥者渐渐离开。
二皇子,崔子器,字中和,为大皇子亲弟,皇后另外一个儿子,今年三十有六,以待人宽和,谦虚有礼文明,师从多位大儒,在文人士子中,颇有人望。
身边多是清流言官,虽然没有太大实权,可靠着言官的嘴,咬起人来,没有人不怕的。
本来二皇子,乃是大皇子的支持者,可随着大皇子年龄越来越大,其野心也开始增长。
加上其母又早逝,二皇子在前些年与大皇子分道扬镳,两人势同水火。
至于六皇子,崔子锺,八皇子崔子礼。
是后宫贵妃所生,虽然刚刚成年,可这些年靠着母族的支持,也是崭露头角,隐隐有冲天之势。
这四个皇子突然一同到来,崔子路突然有不好的预感。
“这话应该是我们问你才对,三弟你游戏江湖,任侠仗义,市井茶楼常听到三弟你的美名,我等还以为你仍在江湖游历,是何时回归的,我等都不知道。”
大皇子拿着架子,嘴里说是羡慕,可眼中的鄙视却怎么都掩饰不住。
崔子路早就习惯了,他母亲出身低微,不过是小家族出身,在这四人面前,那已经不是矮几头的事了。
他早就习惯几个兄弟对他的冷嘲热讽,轻视鄙夷。
“回大哥的话,这不是马上就到年关了,为人子者,岂能在这种时候,还在江湖上任性而为。
倒是让几位兄弟笑话了。”
崔子路没说自已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可不信这四人真不知道。
“那你今天来此,是为了何事?”
大皇子咄咄逼人。
崔子路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游历江湖时,交的一个朋友,甚为投机,今日得知他因一些案子牵连,入了狱,这才前来,想要向父皇讨一道赦免的旨意。”
四个皇子相互对视一眼。
大皇子还想逼问,却看到御书房的大门突然打开。
朝中几个众人纷纷走出,几个皇子这才罢休。
与一众大臣互相行礼之后,就有太监出来,让他们五人都进去。
崔子路只能看着钦差远去,然后走入御书房。
“刚刚就听到你们五人在外面嘀嘀咕咕,难道不知道朕在和朝臣们商议大事,你们成何体统。”
“父皇,儿臣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