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哟太君唉,打马申桥出来,俺们就没歇一口气……”
“就是啊,大哥、军长,您都少将咧,咋谢谢还得蒲坂太君说了算呢?”
“军座,就歇一会,让俺们抽上两口啊。”
……
矬子们拳打脚踢,行军队列中怨声载道。
“马拉巴子!歇就地歇歇!”
可能看到混街头的老弟兄实在受不了,或许吴长涛觉得面子也挂不住。
别过脸不看蒲坂少佐怒视,咬咬牙下令。
自己在勤务兵的帮助下,甩开马镫坐到早已支到路边的躺椅上。
接过马弁地上的热汤,滋溜溜地呷上几口,眼角轻瞥跟着下马歇息的蒲坂。
似乎觉得自己的权威没有受到损坏,放心许多!
摆出混道上的架势,向勤务兵呶呶嘴,意思是给蒲坂拿上几块松糕算奖赏。
什么叫沐猴而冠,相信以潘毓桂、汤尔和、王辑唐等国士名人的学识,是十分清楚的。
所以,封官许愿也好,花钱雇用也罢,弄来平津及邻近地区的百余会道门近半“声援”,并派出数以万计进攻蓟北山区,却未真当主力使唤。
紧随其后的“和平第一军”,才是他们认为的杀手锏。
中国毕竟是兵法国度,但凡识文断字者,难免涉猎兵书。
早在鬼子分头“清剿”热南山区之际,作为友好人士的他们就进言,不能那般作战。
可惜他们当日本人是靠山,鬼子却视他们是贱骨头,甚至怀疑他们的“忠诚”有问题。
当真失败了,鬼子才想起这帮友好人士,给他们点财权、武备支持,让想办法解救兴隆被围的一木支队。
平谷小试身手,获得“大捷”,吴长涛在重赏之下,比潘国士人等更加有信心。
万余之众的“和平第一军”,并没有尽数带上。
留下近半守在蓟县、武清等地盘上,免得别的军趁机进驻。
“他娘的,还差二三里地,这些狗东西都歇下咧!
“可咋办啊,旅长?”
距离还远,宋桂然也不怕自己的大嗓门暴露目标,窝在雪坑里捂着电话把子“小声”喊。
“老宋,你们先甭急着开炮。
“阎老西的笤帚正好用上一一用!
“等他们朝你们方向去,再使劲轰死他们。”
遇上过兵,有经验的百姓,都是抄小道往偏僻山里躲。
腹黑与老李筒子一行,正是用这样的办法,绕到鬼子、二鬼子队伍后头。
紧赶慢赶刚好抵达截尾埋伏地段,也现这头的敌人纷纷席地而坐不肯挪窝。
“不上趟,就用赶,俺们旅长就是旅长!没几个有这么阴的,嘿嘿!”
大饕餮改不了揶揄挖苦的秉性,砸吧着嘴唠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