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号准他们的脉,行动可就方便多啦。
各小组大摇大摆地去寻找各自“长官”,来回巡逻的小鬼子二鬼子,哪知道或是记得清每个班、队“长官”姓甚名谁啊?
“站住!口令!”
“口令!”
路北山坡与制高点间的日伪潜伏哨,却十分警惕,一见有人靠近,鬼子用日语,二鬼子用中国话,分别在各自隐蔽处喝问。
从外边回来,可以说是搜索组,想往圈外跑的,该知道口令了吧?
人家问得,可谓中规中矩。
没有回令应答,只有噗噗两声轻响——疤瘌子早就手痒痒,闻声便挥枪结果了他们。
这家伙有闻声盲打的本事,老嫖特地让了一支装着消音器的驳壳枪给他。
在路南山坡隐蔽时,还特地允许对着土窝子试上几枪找手感。
“嘿,掌柜的就是厉害,能整出这么好的玩意来!”
疤瘌子拎着枪,检验过战果之后,得意地摆弄着消音器,大约当作“神器”来看待啦!
………【第四十二章 汹汹日伪好彩头(四)】………
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鬼子再精、再狡诈,再像它们后世私生日哈子子孙们吹嘘那样“高素质”。
却注定要栽倒在大字不识几个,只惯于舞枪弄棒的中国胡子手里。
疤瘌子两击得手,一发不可收拾,拎着“神枪”沿着山沟钻到制高点下方。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翻进沙包加土坑的机枪工事内。
也不嚯嚯嗨嚯嚯地摆出“中华有神功”架势,挥枪将里头正发愣的五个鬼子全打发了。
确如吴毅认为的那样,中华武术不是用来吹嘘的“神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狗皮膏药。
敏捷的身手配合趁手的武器,其效用远远高于骚包们的嘴炮。
也许有癖好自诩文化人的碎碎嘴们,要十二分的不爽、义愤填膺地觉得:“偶们文化人就那么不堪么?”
只要学点儿文化,别用到勾心斗角窝里横、卖起国来一个比一个狠,咱们的读书人还是非常有用的!
这不,疤瘌子这等粗人、屠狗辈,仗着好身手、拿着好家伙,将制高点掌控在手的同时。
阴四那个文化人带着一个小组,也成功混入铁路旁的日伪伤员候车区,大展“神威”。
这老家伙跟他那左文右武俩徒弟,虽说都穿着伪军军服,但都背着个从鬼子那里抢来的急救箱!
摆明了告诉那些日伪伤员,以及看护者:老夫师徒仨,乃军医!
一个只会简单汉语,却会流利日语的原韩国监工,则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亦步亦趋,像是鬼子士兵押送、监视三位伪满“军医”,来为伤员治伤。
郭家屯据点爆炸之初,赶去增援或说贪功心切,贸然闯进雷区的日伪,绝非宫岛一伙,因而伤亡不小。
加之“怪雷”虽说致死率不高,但伤口却难以处理。
除非是宫岛那样的重伤员,基本是临时救护兵粗粗包扎、暂时止血了事,等待送往锦州处理。
有这么三个军医到来,谁还能将他们挡在伤员临时候车区外?
咱们国家这会儿秀才级别的“文化人”,通点岐黄之术不是秘密,加上多年为绺子兄弟“临床经验”。
阴四像模像样地为日伪挨个检查,或仔细清理、缝合创口,或拆了严重不合格的进行重新包扎。
这对急病乱投医的日伪伤员来说,简直就是神医、活菩萨唉!
这时,鬼**岛发狂般挣扎,把自己折腾都得快咽气了。
看护着他的司机井上正男一看有军医,也顾不上是否“帝**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