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中西瓜大小的人脑袋,更是不在话下。
所以,他支好战斗帽,并没有贸然探头观察。
而是转头看看石梁子的上方,等待两个同伴做好类似准备。
人的技能,总是有区别的。
上方两个同伴,射击技能很不错,只是攀援能力相对要差些。
因此比较容易攀爬的位置,土井让给他们。
即便如此,这两位老兄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拍。
这时才蜗牛爬行般,慢慢挪动中。
土井耐心地等着,忍住抢先看一眼棱线后边的冲动。
之所以三人成一组,就是应对这种射击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抗匪”伏击。
三个特等射手,加上三个假目标。
就算对面真有传说那样的老“抗匪”,也不可能一下子全命中。
只要有一个特等射手活着,就是他们的末日。
松木少尉,就曾一个人拿着一支三八式,把一个连的支那军,死死压制住一整天。
直至“皇军”后续部队赶到,让他们全都当了俘虏。
侧头看看,那两个慢腾腾的家伙,总算是爬近棱线。
并把战斗帽支好,让它们在山风中晃荡了。
土井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把步枪慢慢伸过棱线去。
眼角余光撇撇上方两个黑影,注意到他们也正做着同样的动作。
放心新地轻轻抬起脖子,弧度以眼睛能够观察到对面山脊为限度。
这样昂起的头部,不容易为对面的敌人察觉。
也不易中弹,受伤或死亡。
对面山脊,虽但同样是处在星空背景下,但地形、地貌复杂得多。
看上去,不是这边石梁子大致一线的情形。
而是不规则锯齿状,依稀可以辨出树木、山石、豁口轮廓。
要是真有“抗匪”伏着不动,很难辨别出来。
但土井并不在乎,也相信同伴们不在乎。
依据枪口火光,快速辨别射击者位置,并判断其可能的移动方向,进行概略射击。
这是普通“皇军”步枪手,都必须刻苦训练的夜间射击技术。
他们这些老油条,当然更是熟能生巧。
带着瞄准镜的步枪,对着这样的星空背景,其实还可以用!
土井稳稳地托住步枪,通过瞄准镜细致观察对面,甚至有心发一发感慨。
清剿“抗匪”,谨慎总是没有错。
但攀爬石梁子之前,他就觉得棱线后边也不可能有敌人!
翻过这炕沿,摁住支那女人似乎不可能,但包抄了后路总是有希望。
而且,过去三四里地,不用再由自己这两个,放着路不走的前出小组搜索了!
顺着山路走的笠原少尉,会带着那些家伙,在对面山脊部下警戒火力。
并派尖兵沿途先行,保证前出小组,安然通过那边的缓坡。
放松神经慢慢地走上几里地,确实能够很好地恢复体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