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名有三年以上兵龄,有远距离精确射杀五个以上支那兵的特等射手,集中熟悉带瞄准镜的步枪射击技巧。
教官正是他原田樱野,故而集训队也叫原田中队。
虽然说,第八师团并没有获得那么多带瞄准镜的步枪,但百来支还是有的。
正是考虑到这点,寺山大队才被幸运地点中,用来对付突然冒出的“冀东特别勤务旅”。
意在防止像以往那样,击溃“抗匪”,却后患无穷。
寺山少佐既想沿途顺带清理那些苍蝇般的袭扰“抗匪”,又想尽快接触大冢大尉通报的“大股抗匪”。
就将这特殊的“原田中队”,一分为二。
五十多人留在宫本段一带,继续清剿“抗匪”。
一百六十多人分乘五辆汽车,先行赶往碾子沟。
故而,寺山大队上下一听,备受推崇的全师团射击精英,自由出击时,都是面带喜色。
觉得有这些精英在外头,包抄兼精确打击抗匪,自己大队还怕什么陷入重围?
巴不得多来点,自己积功升职的机会,也就大点!
具体是不是这样,差不多死无对证喽!
原田中尉,正带着这些精英,疾行在崎岖的山道上。
他们一面奋力追赶脱逃的“抗匪”,一面老练地防备来自任何方向、地点的偷袭。
都是咬牙切齿地发誓,要以最最残酷的方式。
为“玉碎”的同仁复仇!
为“大日本皇军”的荣誉雪耻!
………【第三十六章 山地狙击(二)】………
“八嘎!该死、卑鄙、无耻的支那人……”
原田中尉龇着牙,愤懑地骂着,小心地坐到一株大树下。
极不情愿地在勤务兵帮下,脱下军官筒靴,准备换上士兵穿的大头皮靴。
看看脚板,发现冒了不少血泡。
连厚实的白棉袜,都染得斑驳不堪。
跟那些破皮的伤口,粘到一块。
稍微扯扯,一阵疼痛。
不由得哀叹,山地行走,其实是赤脚最好。
想当年家里穷,穿不起鞋子。
在山形、秋田等县山间狩猎,哪一次不是赤脚奔走?
入伍从军到中国来,长官们说了。
为了体现大日本帝国对与支那的优越性,官兵一律禁止赤脚行走。
让他这个从小穷得没鞋子穿的山民,十分不习惯了一段时间。
其实小鬼子兵,有不少也是像他这样,穷得没鞋穿,光着脚丫长大的。
以第八师团这些来自青森、岩手、山形、秋田“东北四县”的山民尤甚。
现在,成天穿着筒靴、皮靴、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