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妙计,也就一首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玩意儿:
欲观云海
且登高
狼啸啸
浪滔滔
男儿志
多动脑
兴我中华
誓灭倭寇
戒骄
毋躁
黄大疤、林道功等人都传着看看,也都觉得有些不知所云。
不过呢,人家毕竟有些文化功底的,下意识冲山下望望。
就什么都明白喽!
海啸般腾起的烟尘,这会儿消散了许多。
侥幸逃脱的鬼子,这时也不知打哪招来不少援兵。
呈扇形摆开,缓缓压向狼啸现场。
就他们这仅仅十七个人的一个“连”,要是再耗下去,还捞得着好?
“走!干小鬼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黄大疤总算是找着当连长的那份责任、使命感,也不征询大家意见,直接下令。
愣头们呢?知道又是老大未卜先知,防着大家的愣劲犯了,冒冒失失闹出不必要的损失!
一阵羞赧感觉袭来,都老老实实跟着走。
…………
“狼啸,海啸,狼啸……”
寺山少佐拿着电文,重复这两个似乎不搭界的词,百思不得其解!
赴援途中,一切都乱套了!
那些撤走警备连的工地,民夫当中隐藏的“抗匪”分子纷纷趁机闹事。
不是打死打伤少量留守的“皇军”、“满洲国”士兵,夺走武器逃亡一空。
就是拿了武器,沿途袭击增援部队。
虽然在他寺山大队“武士”们的打击下,这些缺乏组织、训练的“抗匪”,不仅没捞着什么便宜,反倒死伤累累。
但是,也使得大队的增援速度,如同蜗牛爬行!
凌晨四点接到命令,二十分钟后,整个大队便集结完毕,整装出发。
寺山对于自己这个大队高昂、饱满的斗志,还是十分满意的。
毕竟是第八师团第三十二联队的步兵大队嘛!
尽管军中同仁,都笑话山形人土头土脑(第32联队,以山形县兵源为主。),但也敬佩弘前师团(第八师团)上下执行任务从不打折扣。
既然是增援,寺山觉得那就该一路遇到“抗匪”,便坚决予以打击,绝不放过。
否则怎么能算增援?
所以,连续几个小时过去了,走走停停,停停打打。
寺山不仅一点儿也不觉得这些“抗匪”烦,反倒觉得自己恪尽职守,不折不扣遂行增援任务。
不把遇见的、找到跟前来的“抗匪”灭了,那还叫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