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放下史书,也是心潮澎湃。
恨不得高呼一声,我那迷人的老祖宗啊。
子产铸刑鼎,从此华夏有了第一部成文法。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的特权,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也标志着西周建立的贵族礼治社会彻底崩溃。
为秦汉郡县制和平民社会到来,奠定了基础。
后世法学界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子产将法律铸于铜鼎的时刻,神谕式裁判的火焰熄灭了,而现代法治的晨光正刺破东方黑暗。
当然,法治时代没有那么快到来。
子产铸刑鼎之后,遭到了旧贵族的激烈反扑。
此后革新派和守旧派进行了长达百多年的拉扯,最终秦国商鞅变法一锤定音,确立了完善的司法制度。
不过在汉朝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其标志就是《春秋决狱》,礼教伦理重新渗入法律。
当然,也不能说是倒退,更准确说是修正。
毕竟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司法肯定要考虑道德因素。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司法审判的时候都要顾虑道德问题,更何况是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
礼法并用也是基于现实考虑,做出的修正。
但不管怎么说,子产铸刑鼎都是人类司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这一裂变也标志着,人类从‘权治’走上了‘法治’的道路。
当然,马钰让朱标研究子产,并不是为了吹捧他。
而是通过他的变革,让朱标明白一个道理:
限制官僚特权、打击宗族,加强中央权威,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启民智。
越无知就越容易被人奴役,懂的越多就越无法忍受特权的存在。
作为穿越者,马钰非常明白一件事情。
素质最高、最讲规矩、道德水平最高的时期,就是他穿越前所生活的那个世界。
因为那个世界的人,普遍反感特权。
或许他们能力微弱无力反抗。
但至少他们明白,特权是不对的。
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最朴素的认识,某些人凭什么骑在我们头上?
这种反特权思想是哪来的?
教育。
正确的教育。
当全民都认为特权思想不对的时候,某些人耍特权的成本就会变高。
碍于生产力水平,那个世界的人暂时还没办法消灭特权。
但只要正确的思想没有被抹除,只要大家的反抗意志还存在,世界终归会一点点变好的。
当然,并不是说马钰要在大明批判特权,那样会遭到朱元璋抹杀的。
他只是要让朱标明白,不论是想搞吏治,还是想打击宗族,开启民智都是唯一的方法。
子产铸刑鼎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当国家公布成文法的时候,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中央集权,贵族特权被压缩,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