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九是个黄道吉日,宜婚嫁娶。
天方亮,殷瑶就被乐善唤醒,让梳头娘子为她梳妆打扮了。
那边赵梁成心中紧张了一晚上睡不着,殷瑶倒是一夜好梦,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脸蛋水灵的很,气色也挺好的。
小崎准备了些糕点,道:“姑娘,吃点垫垫肚子,今日想必礼仪繁琐的很,可不能饿着了。”
小崎又端起一碗小小的粥,道:“这是娘子一早吩咐玉簪姐姐起来亲自给姑娘熬得粥。”
殷瑶接过粥碗,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心中丝丝微甜。
今日府里一派喜气,都在为她劳碌。
殷倒是觉得有些恍惚,这门亲事是极好的,她从小出生在富贵人家,但到底也是一介商贩侄女,四年前因父亲去世跟哥哥来到了汴京,有个疼爱自己的姐姐,心中已是足矣,没想到乐善会为为准备的如此细致周到。
殷瑶认认真真的将一碗粥吃完,那边乐善就进来了。
身后跟了个十分端正的妇人,瞧着三十出头的模样,穿得一袭红色很是讲究。
乐善笑着道:“都吃完了吗?”
“我告诉你啊,成婚那日可得吃东西不然饿死。”
乐善笑着说道。
殷瑶好奇问道:“姐姐成婚那日,可有吃东西?”
乐善噗嗤一笑,道:“我成婚那日哪里顾得上饿了,我是你哥哥抢过来的,当年我们的事迹可是在汴京城出了名的。”
殷瑶点了点头:“哦,难怪呢,当您姐姐巾帼不让须眉的传说也是神奇。”
乐善身后的少妇人将目光落在了殷瑶脸上,殷瑶微微诧异。
乐善道:“这是苏娘子,是你的喜娘,在汴京很有名的。”
粥喝完了,梳头娘子帮殷瑶梳头,绞面,换好衣裳,连连夸赞道:“殷瑶真是好颜色,这般漂亮。”
苏娘子笑着道:“是啊,殷姑娘这模样,今儿个出嫁,可真是汴京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往后啊,和赵衙内定能和和美美的。”
说着,她手脚麻利地帮殷瑶整理着嫁衣的褶皱。
殷瑶难得的脸颊绯红,低下头,轻声道:“苏娘子,您过奖了。”
乐善在一旁看着,心中欣慰,打趣道:“瞧咱们殷瑶,今儿个美得跟朵花儿似的,便宜赵梁成那臭小子了,他可是个有福气的。”
乐善瞧着漂亮四射的殷瑶,心中倒是颇有些感慨,若是很多年以后自己的女儿出嫁了,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乐善握住殷瑶的手,慢慢道:“瑶妹,今日你就要嫁人了,做姐姐的有些话要与你说。”
殷瑶认真点了点头:“姐姐,你说。”
婢女跟婆子们都很识趣的行了礼,退了下去。
乐善难得的认真温柔,道:“我跟你哥哥之间成婚这么些年了,贵在坦诚二字,我们对彼此从来没有什么隐瞒的。”
乐善拍了拍殷瑶的手,笑道:“我知道你的性子,坦率,天真,到底赵家是官宦世家门第高了些,若是受了委屈回来跟我们说便是,别憋着。”
殷瑶垂眸听着,眼眶渐渐湿热了起来。
乐善继续道:“若是赵梁成那小子辜负了你,有了其他的女子,绝不瑶委曲求全,说什么正妻娘子大度,全都是屁话,若实在是过不下去,回来跟我和你哥哥说便是,我们想办法让你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