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文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气愤之余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澄清真相。
赵林不赞同这个办法,澄清真相有什么用,明眼人都知道兄弟俩中秀才和女方没有关系。
偏偏还是有风言风语传出来,不过是嫉妒兄弟俩。
兄弟俩还年轻,不仅成绩好,还能娶到有钱的妻子,谁不想要。
都是男人,说不要就虚伪了。
按他的意思,不用费心找出传话的人,大家喜欢传,那就多弄几个八卦传播。
左三房间的酸秀才整天说自家有钱,看不起这看不起那,身上的衣服看着不错,但都是旧货店的二手衣。
还有右五房间的中年秀才,一把年纪靠媳妇养家,结果出门在外赶考还悄悄跑去喝花酒。
还有左侧最边上那间房的老秀才,考到五十岁还没中举,没有才华还不认命,他传出来的几首诗都是儿子代笔。
一把年纪不放弃科举没人管,但是打压有才华的儿子,不让他参加考试,还抢夺儿子的诗作。
这些八卦应该够大家议论很久了吧。
王耀文是个谦谦君子,对赵林的提议有些迟疑:“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我又不是诬蔑人,说的都是真事。”
赵林这几天闲着可没少打听院子里各位邻居,他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想避免受到牵连。
同住一个院子里,遇到什么事,他们一问三不知也要有人肯信才行。
王耀学倒是支持赵林,只是这件事他们不适合出面,被人发现就不好。
“交给我处理,你们就当一切都不知情。”
赵林可不怕,真被人认出来他也会一人承担所有责任,保证不牵扯到小舅子身上,当然不被发现是最好。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赵林把自已装扮一番,又是换衣服又是化妆,弄得像换张脸才去南城最热闹的一家茶楼。
茶楼人来人往,除了听说书人讲故事,最近讨论最多的就是赶考的学子。
能坐在茶楼闲聊的人都有点小钱,有见识但又不多,很乐意有人聊读书人的事。
遇到有人说些读书人的笑话,他们会笑得更大声。
茶楼的东家也是个妙人,知道大家爱听,还专门收集一些学子的故事让说书人讲。
至于会不会得罪读书人,东家表示他不怕,故事又没指名道姓,也避开地些风头正劲,很有希望考中的秀才。
有钱有势的学子得罪不起,一些穷学子,考了多年也不能中举的学子还是可以说道一二。
赵林进茶楼后直接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等到说书中场休息时间,大家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的时候,他悄悄扔到说书人桌上。
回到座位上,确定说书人有看到写满八卦的信纸,才满意离开。
第二天,他故意打赏商人安排的下人,让他们打听茶楼那边最近有没有什么和读书相关的新鲜故事。
有钱拿,还能白去茶楼听故事,下人们纷纷赵林是个大好人。
等下人从茶楼回来,还没进院门就在门房和其他下人聊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