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王耀学的信没过多久,赵林在家就收到桑树苗。
他那个同窗在商队达到县城后,好人做到底还安排人送到家,可以说是非常贴心。
赵林得知送树苗的人是那家的下人,还打赏了一笔钱。
负责送货的下人在接到任务时就不高兴,住在村里的人能是什么有钱人。
这样的人平日里别说少爷,就是他们也不想搭理,但少爷都亲自开口,他不得不跑一趟。
原以为这趟是苦差,没想到还有赏钱收,钱还不算少。
赚了,回去得好好和其他说一说。
他就说少爷的朋友没有穷的,人家住在村里肯定是喜欢田园生活。
对,就是这样,有些人的想法他也弄不懂。
整整一车树苗,赵林看着都觉得多,关键是对方的态度太好,完全不像有钱人的做法。
他和对方不认识,肯定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对方费心,那就是全看王耀学的面子。
王秀英一听就急了,二弟只是个穷秀才,有什么值得对方谋取,不会有事吧。
赵林思考一下:“放心,耀学肯定比我们懂,不用担心。”
王秀英知道担心也没用,只能把这份担心压在心底。
眼下还是看看这些树苗怎么处理,看着都有些奄奄一息了。
“要不要马上喊人来种?”
“不用,先放在水里泡一夜,明天再说。”
赵林把赵天明喊过来帮忙。
俩人用板车把树苗运到池塘边,直接泡池塘里。
一夜过去,第二天赵林一大早就赶过来看情况。
树苗经过一夜的吸水,看着好像没有活过一点,没有叶子,他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看错。
想了想,还是再泡一天,今天先安排人挖坑,明天再种。
这么多,挖坑也是个大活,鱼塘种不下,种山上又不合适。
人家大老远帮忙运过来,肯定不能浪费,只能想办法种在村里了。
自家房前屋后可以种,村里附近的荒地也可以种,只是还要花一笔钱把那块地买下来。
村长听到他买地倒是很乐意,这几年他也算看明白了,赵林干的事不用管。
不管赚不赚钱,他有家底,能折腾得起就行。
他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能做的也就是帮忙跑腿办好地契这些事。
挖坑的事赵林也交给赵天明负责盯着,让他统计大家干活的进度。
按件算工钱,一个坑多少钱,挖得多赚得钱就多,比按天算钱更合理,大家伙的积极性也更高。
种树的活也一样计件算工钱,干完当天就结工钱,不带拖欠的。
这一点最得大家喜欢,原本体力活该是男人们干的活,但也有女人跑来问打听能不能和男人一样干。
她们不好跑去找赵林,纷纷找到王秀英,女人之间还是更好说话一点。
王秀英都不用问赵林就答应下来,多几个女人还能加快速度。
村里能干的男人大都去烧砖了,剩下的都是干活不太利索的村民。
就该让他们看看女人干活不差,干活的时候才更上心。
得到王秀英的同意,几个女人还不太相信她就能作主,又跑去问了赵林一遍,才相信王秀英说话真算数,能替赵林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