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德说是让赵大石把李氏送回娘家,但农忙的时候也没空盯着,等地里的活干完才问他什么时候送。
赵大石嘴上答应得好,却一直不见行动。
他想着拖一拖就算了,真要把李氏送回娘家,他一个人怎么办,吃饭都吃不到一口热乎的。
虽然天气热可以吃冷的,但也要有人动手做才行,总不能让他干了一天的活还做饭吧。
要是能跟着爹娘蹭饭,他也可以送。
可惜有王氏盯着,蹭饭的事也别想了。
王氏自从上次打过李氏之后,性格可以说是大变。
不仅对赵大麦不客气,对其他人态度也强硬了许多,面对李桂花都没有过去的讨好。
除了这点变化,还有就是把大毛看得很紧,走哪都带着,更不敢再让他玩水,在家里玩水看到都要挨打。
她这样子,赵大麦反倒不敢和她争吵,就怕她再发疯。
赵大石也不想惹王氏,自家又不是没有吃的,跟着爹娘蹭饭能吃现成的,但饭菜质量却不好。
上年纪的人舍不得吃喝,家里有粮食也要天天吃最差的杂粮,吃进嘴里还时不时能吃到小石子。
他也不求天天有肉,但炒菜的时候总要放点油吧,还有米饭可以煮一点细粮,不要总是各种杂粮。
家里卖豆腐,别的菜没有,豆腐变着花样味道也不错。
说来说去他就是不想把李氏送回娘家。
李氏见赵大石离不了自己,心里更是越发不把赵有德的话放在心上。
她不怕公婆,却讨厌天天被公婆盯着,见赵有德继续逼赵大石,不想见自家男人为难,她主动提出回娘家。
“你疯了,回去干什么,你大嫂能让你进门。”
赵大石对李氏还是有几分真心。
李氏翻个白眼:“怕什么,她说了又不算,我找大哥说话。”
她回去也不是躲公婆,而是想让娘家人上门找麻烦。
二毛的事就半两碎银打发她,没这么便宜的事。
这几天闲下来,她越想越气,觉得不能这么算了。
赵大石有些犹豫,爹娘嘴上嚷得厉害,只要他不听,也就没事。
他们年纪大了,总不能对他动手吧,所以完全没必要把李家人叫过来撑腰。
李氏捏了赵大石腰间的肉:“你说什么?让大哥过来帮忙,对你也有好处,你自己选站哪边。”
她也不贪心,要个十两银子就够了。
她算过,家里的银子还差七两就能建新房子,屋里的东西可以慢慢添置,先把房子建起来,建好后就可以搬出去住,不用天天和公婆住在一个院子里,吃点好的还要分一半过去。
赵大石想到以后可以关起门吃香喝辣的,也就点头同意李氏的主意,让她回娘家搬救兵。
夫妻俩私下打的主意外人都不知道,赵林见到俩人回娘家,还奇怪赵大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听爹娘的话,他不是最听媳妇的话。
这些念头也只是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并没有过多追问的想法。
他天天忙不完的事,池塘的藕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但是藕尖却是早就可以吃了。
一般人家吃不起这个菜,城里的有钱人却喜欢吃个新鲜,他采了卖到酒楼,每天也是一笔收入。
除了藕尖,酒楼有时候还向他卖荷叶,说是煮粥和做菜都用得上,这又是一笔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