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走到赵大石这边,夫妻俩正在为最后一根麻花打架,就是沾了李氏口水的那根。
赵大石说自己少吃一根,公平起见最后一根该归他。
李氏也不愿意吃亏,说她都咬过了,还翻旧账指出赵大石哪天多吃一块肉,这次她多吃一根麻花又怎么了。
李桂花都没不想看,都当爹娘的人,还像个小孩子一样抢东西吃。
还好俩人只有一个孩子,要再多几个,她都担心养不活孩子。
在她心里,儿子都是好的,坏处是没有,都是儿媳妇不好,儿子有坏的也是跟着儿媳妇学的。
她进门就把怒火冲着李氏去,远房侄女又怎么样,不能休还不能骂?
回到娘家她也有理,谁家婆婆不骂儿媳妇,她总不能娶个儿媳妇还当祖宗供起来吧。
李氏挨骂也不影响她抢吃的,吃进肚子里的才是实惠,至少挨两句骂,不痛不痒的。
她要是怕挨骂,当年就不会想办法嫁给赵大石。
李桂花骂完才发现李氏一点反应都没有,骂她也和对牛弹琴一样。
转头又去骂赵大石,不是他当年要死要活要娶李氏,她又哪会受儿媳妇的气。
赵大石可不爱听这些话:“娘,谁给你气受。
从你进门开始,我俩一句话都没说,你要看不惯,就别过来。
二毛年纪还小,少吃点怎么啦。”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小时候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你不给我买也就算了,二哥送的还不让我吃,谁说吃的要让给孩子。”
李氏在旁边暗暗点头,她在娘家时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家里的东西都是紧着男孩子,女孩子只能站旁边流口水。
没分家前被婆婆管着也就算了,分家还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她就是想吃一口好的,当初以为赵家日子好过,才会想办法算计赵大石,结果也是个面上光。
成亲后的伙食比李家要好,但这个好的程度也有限,早知道……
赵大石见李氏也是一个意思,更是嚷着要找二毛算账。
要他说孩子什么都是麻烦,他还是个孩子,为什么就要当爹。
都怪李氏,她要是不生孩子,有什么好的俩人关起门吃完也没人管。
李桂花没想到俩人不仅不悔改,还要找孩子算账。
她是拿这俩块滚刀肉没办法,不想气死的话还是离远点,以后再不管三房的事,二毛找上门也不管。
要怪就怪他运气不好,遇到一对不靠谱的爹娘。
赵有德见她气呼呼的回屋,就猜到没好结果。
他劝道:“你少管点闲事,老三就是被你管太多才会不成事。”
李桂花也委屈:“又怪我。
你自己看看,和二毛抢东西吃,哪有这样的爹娘。”
“不就是几根麻花,二毛又不是没吃,平时也没饿着冻着,你就不该管。”
赵有德也看不惯小儿子夫妻的行为,但也不支持惯孩子。
在他眼里,没冻着饿着孩子就行,还有其他待遇就是惯着孩子。
这可不行,孩子很容易被惯坏,看老三就知道,老二就不同,在外面吃过苦,反而更成器。
李桂花不敢和赵有德争吵,在心里又把赵林怪了一遍,怪他给麻花也不多给点,给那么点谁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