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笼在靛青色雾霭中,三辆乌木马车同时从角门驶出。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马车的外观毫无二致,甚至连车夫的身形都经过精心挑选,难以分辨。
果然,马车刚驶出大理寺不久,便有几道黑影悄然尾随。
然而,当黑衣人终于追上了三辆马车,掀开车帘的那一刻,却发现三辆马车内均空无一人。
车厢内只有一盏孤灯摇曳,映照出空空如也的座椅。
“中计了!”
为首的黑衣人低吼一声。
而此时,君景澜早已换上一身普通侍卫的装束,混在一队巡夜的禁军中,悄然抵达宫门。
——————————————
太极殿前的蟠龙阶结了薄霜,君景澜已然立在朝堂之上,听着身后渐近的脚步声……
明王蟒袍上的金线虬龙在风中张牙舞爪,腰间的金锏撞得叮当响。
在擦身而过之时,君景澜听见了明王的冷哼,"
君大人好手段。
"
君景澜同样唇角微勾,“王爷,过奖。”
随着钟声响起,殿内,文武百官已列队而立,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深邃。
君景澜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君景澜,有本启奏。”
皇上微微抬手,示意他平身:“君爱卿,何事启奏?”
君景澜抬起头,目光坚定:“回皇上,天德书院学子一案,臣今日已破,但案子真相涉及朝中多位重臣,并且……牵扯到明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明王站在百官之首,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冷笑一声,开口道:“君大人,此言可有证据?莫要信口开河,污蔑本王。”
君景澜不加理会,而是将手中的供词和证据呈上:“皇上,此乃明王府管事隋晔的供词,隋晔已供认,明王指使他与天德书院的禹司勾结,操控科举,顶替学子名额,甚至杀害两名夫子灭口。
此案长达数年,涉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多位朝中重臣,已将买官名单附上,还请皇上明鉴。”
皇上接过供词,仔细翻阅,脸色逐渐阴沉。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般扫过殿内的百官,最后落在明王身上:“明王,此事你作何解释?”
明王冷笑一声,拱手道:“皇上,臣冤枉!
此乃君景澜诬陷臣之阴谋!
隋晔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管事,他的话岂能当真?一位管事,又如何能做得此大事,此事定有隐情,臣恳请皇上彻查此事,还臣一个清白!”
君景澜冷冷地看着明王,声音沉稳:“皇上,隋晔的供词与臣所查获的证据完全吻合,且,臣还有一事要报,天德书院,山后有一密室,两位学子就是在此发现,里面尚有无名尸体,画像师苏大人正在还原相貌,只是由于刑部干预,进程缓慢,还未对应到人,此事事关多条人命,还请皇上明察!”
皇上面上露出一丝欣慰,唇角勾起的弧度一瞬即逝,他转而沉下脸色,朝着明王的方向,缓缓开口:“明王,你可还有话说?”
明王终于是变了脸色,沉吟半晌,上前一步,拱手行礼:“皇上,臣与这管事并不相熟,只是臣府中侧妃之弟,这必然是这管事私下之行,那所谓密室,臣更是从未见过,想必君大人,也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管事所行之事是,臣的命令吧……”
明王话音未落,朝堂上已有数名官员出列跪拜。
礼部尚书李昶率先高呼:“皇上!
明王殿下素来忠君体国,岂会行此之事?这分明是君大人构陷亲王!”